中華民族是一個多名族聚居的大家庭,五十六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和語言,三十多個省、市、自治區、直轄市雖然都有共同的語言文字——普通話和漢字。但是對于生活中常見的一些事物的名稱卻并不完全一樣。
荸薺是什么
荸薺又名馬蹄、水栗、芍、鳧茈、烏芋、菩薺、地梨等,屬單子葉莎草科,為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原產于印度,全球約150種,廣布于全世界,以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為多。中國自西漢時已有栽培記載,目前有20余種和一些變種,主要分布于廣西、江蘇、安徽、浙江、福建﹑廣東、湖南、湖北、江西、貴州等低洼地區,河北部分地區也有分布。
荸薺的生長環境
荸薺喜生于池沼中或栽培在水田里,繁殖采用球莖亦稱果球進行無性繁殖。喜溫愛濕怕凍,適宜生長在耕層松軟,底土堅實的壤土中。在栽培上要求有20~25厘米的耕作層,這樣既利于球莖的生長發育,又不致球莖深鉆,個體發育大小均勻整齊一致,也有利于掘收。耕層過粘,不利于球莖的膨大,腐殖質過多,球莖的含糖量降低,甜味差。適宜在淺水中生長,在營養需求上,要求氮肥較少,磷肥較多。在整個生長期中,要求有充足的光照。
荸薺的功效和作用
1、利尿作用
荸薺水煎湯汁能利尿排淋,對于小便淋瀝澀通者有一定治療作用,可作為尿路感染患者的食療佳品。
2、降壓作用
荸薺汁加鮮藕汁、梨汁、鮮蘆根汁、麥冬汁一起,稱為“五汁飲”,用于生津消熱、降低血壓。
3、治療糖尿病
荸薺質嫩多Ö-,可生津止渴,對糖尿病患者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4、抗菌作用
荸薺中含有一種不耐熱的抗菌成分---荸薺英,它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產氣桿菌及綠膿桿菌均有抑制作用,也是夏季治療急性腸胃炎的佳品。
5、止渴
荸薺含水分豐富,可用于止渴。適于發熱后期之心煩口渴和低燒不退,還可預防流感。
6、退燒
荸薺是寒性食物,既可清熱瀉火,又可補充營養,對于發燒初期的病人有非常好的退燒作用,每次10個左右即可。
7、預防急性傳染病。
在麻疹、流行性腦膜炎較易發生的春季,荸薺是很好的防病食品
8、治痔瘡。
痔瘡患者常食荸薺也大有益處。
9、輔助治療癌癥。
茡薺還含有防治癌癥的有效成分,臨床中多用于肺癌、食道癌、乳癌,是很好的輔助治療食品。
荸薺怎么吃
荸薺,清脆、甘甜、多汁,自古是冬春盛行的時令果品,以個大紫黑發亮無破損者為上品。 荸薺不宜生吃,因為荸薺生長在泥中,外皮和內部都有可能附著較多的細菌和寄生蟲,所以一定要洗凈煮透后方可食用。 荸薺屬于生冷食物,對脾腎虛寒和有血淤的人來說不太適合。而且煮熟的荸薺更甜。熟食多用于做配料,也可用于炒、燒或做餡心。
荸薺在不同的地方有著不同的名字,但是不同的名字所指代的都是荸薺這種既是蔬菜又是水果的東西。秦始皇之所以偉大不僅因為他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封建王朝,更是因為他統一了文字和度量衡,為我們現在的民族團結和融合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以上就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有關荸薺是什么的具體情況,預知更多相關知識請到荸薺專題頁面查看。
2021-08-12 01:10:45
2021-09-05 21:33:09
2021-06-30 12:27:02
2020-10-18 14:56:48
2021-08-11 23:10:41
2021-09-05 16:5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