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是我們最常見的家禽之一,同時也是非常豐富美味的食物,在我國農村,有很多人都喜歡養殖一些散養雞,而且城里人也更喜歡食用散養雞。那么大家知道散養雞要如何建筑養雞場嗎?下面與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吧!
散養雞場設計圖
1、場地化成了3區域,每個區域3-4畝,最多可以放養1000只土雞,放養場地圍欄2米高,用鐵絲網,塑料網都行,里面修建一個雞舍,面積150平米左右。
2、雞舍修建成長方形,中間開一個1米左右的小門即可,門開大了冬天容易受涼,雞舍地面做成發酵床,不用清掃雞糞也無臭味,并且少生病。
3、每個雞舍里面都需要接電線,青年雞,蛋雞養殖晚上需要補充光照。
4、每個雞舍里面要接水管,安裝自動飲水器,外面修建一個水塔,保證水管里24小時都有水,減少人工喂養成本。
5、修建一條水泥小路,寬度80厘米左右,用于每天板車拉料、喂料。
6、旁邊有放料房,配料房,土雞需要自己配糧食喂養,肉質和成本才低,里面至少準備一個小型粉碎機,粉碎玉米等。
7、育雛室一間,20平米以內,育雛1000只雞,里面需要有加溫設備,小編家用的是煤爐管道加溫方式。
散養雞舍的建造方法
一、開放式雞舍
這種雞舍適用于育雛和飼養育成雞、仔雞。雞舍的跨度6-8米,南北墻設窗戶。南窗高1.5米,寬1米。舍內用鐵絲網隔離成小自然間。每一自然間設有小門,供飼養員出入及飼養操作。小門的位置依雞舍跨度而定,跨度小的設在雞舍內南側或北側,跨度大的設在中間,小門的寬度約1.2米。在離地面70厘米高處架設塑料網片。
二、改建的雞舍
利用農舍等其他設施改建成育雛雞舍,達到綜合利用,可以降低成本。一般舊的農舍較矮,窗戶小,通風性能差。改建時應將窗戶改大,或在北墻開窗,增加通風和采光量。舍內要保持干燥。舊的房屋地基低洼,濕度大,改建時要用石灰、泥土和煤渣打成三合土墊高舍內地面。在舍外開排水溝。
三、普通雞舍
在建筑結構上,采用比較簡單的方法,修建成斜坡式的頂棚,坡面向南,北面砌一道2米高的墻,東西兩側可留較大的窗戶,南側可用尼龍網或鐵絲網圍隔,但必須留大的窗戶。面積以16平方米為宜,這種雞舍通風效果好,可以充分利用太陽光,保暖性能良好,南方、北方都適用。這種雞舍建在果園里,采用半開放式飼養。雞既可吃果園中的害蟲及雜草,還可為果園施肥。既有利于防病,又有利于雞只覓食。放牧場地可設沙坑,讓雞洗沙浴。地面平養,每平方米可養育成雞10只左右,用木屑、稻草等做墊料;網上平養,可用木料搭架70厘米高床,上鋪塑料網片(1厘米Xl厘米的網目)。注意搭支架時,要保證雞只能自由進出雞舍休息和活動。
如何分辨散養雞真假
現今,都說“無雞不成宴”,可見“雞”在人們飲食中占的重要地位。這些年,人們厭倦了少“雞味”的飼料雞、圈養雞,追求的是口感好、野味濃、營養價值高、無公害的林地散養雞。而選林地散養雞也是有竅門的。
林地散養雞類似于野生雞,其羽毛光澤有亮度,雞爪皮粗糙堅硬。林地散養雞皮膚薄、緊致,毛孔細,是呈網狀排列的。普通雞皮膚較薄、毛也較細,但不如林地散養雞。而快速型雞則皮厚、松弛,毛孔也比較粗。林地散養雞最重要的特點是皮下脂肪分布均勻,而快速型雞的膚色光潔度較大,顏色也偏白。林地散養雞燒好后肉湯透明澄清,脂肪團聚于湯汁表面,有香味,而快速型雞則肉湯較濁,表面脂肪團聚較少。
散養雞的營養價值
1、相比我們飼養的肉雞,林地散養雞的肉更加結實,肉質結構和營養比例更加合理,林地散養雞肉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微量元素和各種營養素,脂肪的含量比較低,對于我們人體的保健具有重要的價值,是我們中國人比較喜歡的肉類制品,屬于高蛋白的肉類。
2、林地散養雞中含有豐富的氨基酸,氨基酸對于人體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他是構成我們人體體蛋白質并同生命活動有關的最基本的物質,是在生物體內構成蛋白質分子的基本單位,是我們生命的基本物質,與人的生命活動存在著密切的關系。是我們人體中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林地散養雞肉中的這些營養物質對于我們人體的生長發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通過以上內容,相信大家對養雞場的設計管理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其實隨著農村的發展,已經有不少大學生下鄉養殖創業的,而散養雞也是一項比較吃香的項目哦!
以上就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有關散養雞場設計圖 散養雞舍的建造方法的具體情況,預知更多相關知識請到養雞專題頁面查看。
2021-09-05 16:02:36
2021-09-06 03:32:53
2021-08-12 05:06:59
2020-10-18 15:10:27
2021-09-06 02:33:21
2021-08-12 02: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