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料:應選擇細嫩無筋的瘦肉作為主料,如豬腿肉、里脊肉、雞脯肉和蝦肉等;配料應是質地柔軟的鮮綠葉菜、水發木耳、蘑菇片,或經過腌制鮮味很強的榨菜、冬菜尖、酸青菜等。刀功 對需要切絲的須順著肉紋切,切片則要橫著肉紋切,這樣的成菜吃口才細嫩,無論絲、片都要求粗細均勻、厚薄一致。需要剁斬成茸泥的原料,先用刀背將其捶成茸泥,再剔去筋,然后反復用刀剁細,這種茸泥的半成品,應無顆子狀。
上漿:這是影響成菜是否細嫩的關鍵。一些家庭主婦就是這道工序沒有處理好,因而煮出的肉片很老綿。用于煮湯的瘦肉吸水性較強,因此入鍋前需要放少許味鹽及水抓勻,使肉吸足水分,然后再放入濃稠水豆粉漿拌勻。
這樣入鍋后水豆粉受熱糊化,在肉表層形成了一道保護層,使肉中的營養及水分不會外滲,因此煮熟的肉片(絲)很細嫩而滋潤。作肉(魚)圓的茸泥制作工序與上相仿,只是在加蛋和水后要用力拌攪,使肉茸充分吸(吃)水。在將肉茸攪拌成干稠的泥茸后,如添加少量的濃淀粉漿,或純凈的化豬油攪和,肉圓不僅細嫩,而且油潤光澤。
火候與調味無論肉片、肉絲或肉圓,它們入鍋的火候都大體相同,即鍋內的湯處于微沸狀態時,將上漿后的原料輕輕分散入鍋,使相互不粘連。這時的火力應控制在中火與小火之間,將原料汆熟。切忌用旺火,沸騰的湯汁容易將附著肉的淀粉沖掉,造成質老渾湯的現象。
煮湯一般都是在加熱中調味,即將原料入鍋后,迅速加鹽、味精、胡椒粉等調味料“斷生”致熟后起鍋。但對榨菜、冬菜與酸青菜之類的原料,則須先入鍋熬出味后,再下主料及其他配料。萵筍嫩葉、菠菜、豌豆苗等柔嫩的綠葉菜,應在出鍋前投入,利用湯的溫度將其燙熟。這樣既保持了鮮蔬特有的清香脆嫩口感,顏色又碧綠鮮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