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首烏別名:地精、首鳥、赤斂、陳之白、紅內(nèi)消、馬肝石、黃花烏根、小獨根、野苗、交莖、交藤、夜合、桃柳藤、赤葛、九真藤、蛇草、多花寥、紫烏藤。為爹科植物何首烏的塊根。何首烏為多年生纏繞草本,根細長末端成肥大的塊根,外表呈紅褐色至暗褐色,莖部略呈木質(zhì),中空。葉互生,有長柄,葉片狹卵形或心形,全緣或微帶波狀。花期10月,果期11月。何首烏多生長于山坡草坡、路邊灌木叢中。何首烏在我國多分布在河南、山東、安徽、江蘇、浙江、福建、廣西、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貴州、云南等地。
性能分析
何首烏作為藥材商品(赤首烏)為干燥的塊狀或是紡錘形狀,長約6-15厘米,粗大部分的直徑3-12厘米,有不規(guī)則凹凸縱溝,兩端各有根痕,堅質(zhì)粉性,橫斷面淡紅棕色或淡黃棕色,中心為一較大的木心,周圍有錐管束形成云狀花紋,或干的皺紋,以無味苦澀、質(zhì)重、堅實、顯粉性者為佳品。
營養(yǎng)成份
何首烏的根和莖主要含有蔥醒類,大黃酚及大黃素,其次則為大黃酸以及含有淀粉、粗脂肪、卵磷脂等成分。經(jīng)生物研究實驗證實具有以下藥理作用。例如:降血脂作用、降血糖的作用、抗菌作用以及其他作用等。
功效與作用
1.何首烏味苦、甘、澀、性溫。生用有毒,熟用無毒。有補益肝腎,養(yǎng)血祛風的作用。
2.何首烏治肝腎陰虧、須發(fā)早白、血虛頭暈、腰膝軟弱、筋骨酸痛、遺精、崩帶、久虐、久痢、肝炎、癰腫、痕病、腸風、痔疾等。
上一篇:怎么煮湯營養(yǎng)又好喝
下一篇:百合的功效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