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蓀是很多人都喜歡吃的食物,有著很高的食用價值,目前不僅在我國,甚至是在世界上都有著廣泛的分布。除此之外,大家對于竹蓀的了解還有多少呢?想要了解的朋友就一起往下面看吧!
竹蓀生長在什么地方
竹蓀秋季生長在潮濕竹林地,色彩艷麗、具有菌裙,分長裙竹蓀和短裙竹蓀。主要分布于中國的福建、云南、四川、貴州、湖北、安徽、江蘇、浙江、廣西、海南等地,其中以福建三明、南平以及云南昭通、貴州織金、四川長寧縣最為聞名。
哪里產(chǎn)的竹蓀最多
現(xiàn)在竹蓀的主要產(chǎn)地有:福建古田、貴州省織金縣、四川宜賓。
其中產(chǎn)量以古田的棘托竹蓀總產(chǎn)量最多,其次是四川宜賓的長裙竹蓀,最后是貴州織金的清香型紅托竹蓀。在品質方面,各個品種的竹蓀針對的消費群體不同和竹蓀本身品種的差異。其中以原產(chǎn)于貴州省織金縣的清香型紅托竹蓀為最好。價格一般是前兩個品種的幾倍。
竹蓀的生長習性
1、溫度。大部分竹蓀品種(長裙竹蓀和短裙竹蓀)屬中溫型菌類,菌絲生長的溫度為8-30℃,適宜溫度為15-28℃,高于30℃或低于8℃,菌絲生長緩慢,甚至停止生長。子實體形成在16-25℃之間,最適為2℃。在適溫范圍內,子實體的生長速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加快。引種時,須了解品種的溫型,根據(jù)當?shù)氐臍夂驐l件適時安排生產(chǎn)季節(jié)。
2、濕度.菌絲生長濕度以60%~70%為適宜,濕度低于30%或高于75%則菌絲體死亡。但子實體要求濕度較高,土壤含水量70%~75%,空氣相對濕度80%~95%時,條件最適。
3、空氣。竹蓀屬好氧菌,因此,無論是菌絲的生長發(fā)育,還是菌球生長、子實體的發(fā)育環(huán)境,空氣必須清新。否則,二氧化碳濃度過高,不僅菌絲生長緩慢,而且也影響子實體的正常發(fā)育。但也必須注意,在竹蓀撒裙時,要避免風吹,否則會出現(xiàn)畸形。
4、光照。竹蓀菌絲生長發(fā)育不需要光線,遇光后菌絲發(fā)紅且易衰老。在自然界中,竹蓀生長在郁蔽度達90%左右的竹林和森林地上。這說明菌球生長及子實體成熟均不需要強光照,因此,人工栽培竹蓀場所的光照強度應控制在15-200勒克斯,并注意避免陽光直射。
5、土壤及酸堿度。在自然界中,竹蓀的生長離不開土壤,人工栽培竹蓀,一定要在培養(yǎng)料面上覆3-5厘米厚的土層才能誘導竹蓀菌球發(fā)生。竹蓀菌絲生長的土壤或培養(yǎng)料要求偏酸,其pH為4.6-6.0。
竹蓀的形態(tài)特征
竹蓀幼擔子果菌蕾呈圓球形,具三層包被,外包被薄,光滑,灰白色或淡褐紅色;中層膠質;內包被堅韌肉質。成熟時包被裂開,菌柄將菌蓋頂出,柄中空,高15~20cm,白色,外表由海綿狀小孔組成;包被遺留于柄下部形成菌托;菌蓋生于柄頂端呈鐘形,蓋表凹凸不平呈網(wǎng)格,凹部分密布擔孢子;蓋下有白色網(wǎng)狀菌幕,下垂如裙,長達8厘米以上;孢子光滑,透明,橢圓形,3~3.5×1.5~2微米。
竹蓀是一種喜陰的食材,所以在潮濕的地方長勢最好。目前在我國產(chǎn)地最好的地方在福建、四川、貴州等地。適量的食用竹蓀還有抗癌的好處呢!所以喜歡吃的朋友可以選擇它是不錯的哦!
以上就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有關竹蓀生長在什么地方 哪里產(chǎn)的竹蓀最多的具體情況,預知更多相關知識請到竹蓀專題頁面查看。
2021-08-14 22:02:24
2021-07-01 11:52:02
2021-08-02 14:32:13
2021-09-05 17:35:48
2021-08-12 00:14:04
2021-09-05 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