鯰魚營養豐富,在廣東就很多人喜歡吃鯰魚,鯰魚在客家俗稱塘滑魚。很多人都不知道塘鲺跟鯰魚是不是同一種魚類。它們又有什么區別?我們接下來會給大家分析它們的區別、做法、以及食療價值等,下面小編就跟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
鯰魚和塘鲺的區別是什么
鯰魚跟塘鲺不是一種。鯰魚的胡子是2對4根,塘鲺的胡子是4對8根。還有就是外形有點不一樣。
一、鯰魚外形
體長形,頭部平扁,尾部側扁。口下位,口裂小,末端僅達眼 前緣下方。下顎突出。齒間細,絨毛狀,頜齒及梨齒均排列呈彎帶狀,梨骨齒帶連續,后緣中部略凹入。眼小,被皮膜。成魚須2對4根,上頜須可深達胸鰭末端,下頜須較短。幼魚期須3對,體長至60毫米左右時1對頦須開始消失。鯰魚多黏液,體無鱗。背鰭很小,無硬刺,有4~6根鰭條。無脂鰭。臀鰭很長,后端連于尾鰭。鯰魚體色通常呈黑褐色或灰黑色,略有暗云狀斑塊。
二、塘鲺外形
頭部扁平而堅硬,枕骨較寬,體延長型,前半部呈圓筒型,后半部側扁,頭寬扁,體表光滑無鱗,口稍下位,上、下頜及犁骨上密生絨毛狀牙齒,形成牙帶。觸須發達有4對,側線明顯,較平直,但眼小。背鰭很長,約占體長的2/3,臀鰭也很長,均無硬刺,并不與尾鰭相連。胸鰭短而圓,棘特別發達,具有御敵和支撐行動的作用,體側一般呈灰褐色、黃色,上有許多灰白色的紋狀斑塊和黑色斑點,腹部為白色,背鰭、腹鰭特別延長,止于尾鰭基部,尾鰭呈圓扇形。體棕黃色;腹部較淺。
鯰魚和塘鲺食療價值
中醫認為,鯰魚和塘鲺味甘性溫,有補中益陽,利小便,療水腫等功效。
鯰魚和塘鲺營養豐富,每100克魚肉中含水分64.1克、蛋白質14.4克,并含有多種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特別適合體弱虛損、營養不良之人食用。
除鯰魚和塘鲺的魚子有雜味不宜食用以外,全身是寶,鯰魚和塘鲺是名貴的營養佳品,早在史書中就有記載,可以和魚翅、野生甲魚相媲美,為魚中珍品。它的食療作用和藥用價值是其他魚類所不具備的,獨特的強精壯骨和益壽作用是它獨具的亮點。
鯰魚和塘鲺刺少肉多,肉質細嫩,營養價值較高,具有滋補,斂肌活血,治療小兒疳積、婦女倒經及哮喘等作用。
鯰魚的食用禁忌
1、鯰魚子有毒,必須經過較長時間的燒煮才可食用,否則會引起中毒,癥狀主要為腹痛和腹瀉。
2、鯰魚不能和牛肝同吃,會產生不良的生化反應,有害于人體。
3、鯰魚不宜與鹿肉同吃,會影響營養素的吸收。
4、鯰魚和牛肉一起吃會引起中毒,可以用人乳和鼓汁治療。
5、鯰魚也是發物,有痼疾、瘡瘍者要慎食,最好不吃。
塘虱做法:塘虱豆腐
塘鲺有的小孩鼻易流血,打噴嚏、活動,甚至睡覺、坐臥也會無緣無故流鼻血,如果常吃些菜,可以預防鼻出血。
原料:塘虱魚2條、油炸豆腐4塊、紅柿椒1只、豆豉、蔥粒各適量、蒜瓣2個、生抽10克、老抽、糖各5克、食油、香油適量、生粉5克、生抽、淀粉、胡椒粉、酒各少許。
做法:
1、塘虱魚洗凈,去腸泥,放入熱水中拖一拖,取出刮去白色的潺,洗干凈,切成魚塊,加腌料拌勻,放熱油鍋中過油,撈出去油,備用。
2、蒜瓣剁碎,豆豉洗凈,紅柿椒切絲,油炸豆腐切小片,備用。
3、用1湯匙食油入鍋燒熱,下蒜末爆香,加入豆豉及油炸豆腐略片刻,至汁液收干,加入紅柿椒、蔥粒、用淀粉色芡即成。
鯰魚做法:鯰魚燉茄子
原料:鯰魚、長條茄子、豆瓣醬、洋蔥、五香粉、生抽、白糖、食用鹽、料酒、干辣椒。
做法:
1、將鯰魚用少許食用鹽揉去外皮的黏液,再用清水沖洗干凈,切塊。
2、將長條茄子清洗去皮,手撕成條,撒上少許食用鹽。
3、鍋內倒入花生油五分熱,倒入茄子條煸炒,炒至茄條發軟盛出。
4、鍋內再倒入花生油燒熱,放入洋蔥絲、干辣椒和豆瓣醬翻炒,放入茄子條,五香粉,白糖炒勻。
5、鍋內加適量清水,放入鯰魚,加入料酒、生抽、食用鹽,大火燒開轉中火燉半小時左右即可。
鯰魚和塘鲺食療價值是一樣的,只是兩種魚的外形有些區別。體色也有些不同,鯰魚體色呈黑褐色,塘鲺是棕黃色。現在鯰魚和塘鲺大家應該都能區分的開來了吧。
以上就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有關塘鲺和鯰魚的區別是什么 鯰魚和塘鲺食療價值 鯰魚食用禁忌的具體情況,預知更多相關知識請到鯰魚專題頁面查看。
2021-08-15 03:03:52
2021-09-05 20:02:29
2021-09-05 19:32:24
2021-09-05 21:33:17
2021-09-05 19:32:05
2021-08-12 06:1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