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黃是治療多種疾病的重要中藥,被稱為中藥“四大金剛”之一。凡屬面色潮紅,壯熱神昏,譫語煩亂,大便不通或大便燥結,或溏而不爽,腹滿脹痛,水腫脹滿,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唇紅口臭,舌苔黃糙,脈象數實之癥,以及黃疸、痢疾、積聚、麻疹、瘀血等,凡治宜下者,均可應用。
功效與作用
1.大黃具有瀉下攻積、清熱瀉火、止血、解毒、活血祛淤等功效。
2.量少能健胃整腸,量多能滌蕩腸胃。
3.現代藥理研究顯示,大黃能刺激大腸,促進排便,并有抑制真菌、病毒、阿米巴原蟲的抗菌作用。
【最新研究】
現代研究亦證實,大黃可抑制肝過氧化脂質,有明顯的保健抗衰作用,并具降血脂、健胃、保肝、降壓、抗腫瘤、利膽、強心、調節免疫功能等作用。
常用配伍如下:
內服常用量為5一10克,重癥需急下者,可用至巧一20克。生大黃瀉下能力較強,欲攻下者宜生用;但不宜久煎;酒大黃有上行之性,多用于火邪上炎之證;制大黃活血作用較好,適宜血證或不宜急下者;大黃炭則多用于出血證。
應用例子
1.大便秘結。
取大黃5一10克(可根據個人體質,有所增減)。搗碎,以開水浸泡,每日代茶飲。至苦味減淡后,可重新沖泡。長期服用,可保持大便通暢。
上一篇:桑葉的功效與作用
下一篇:紫蘇的功效與作用——藥食兼用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