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菊科植物茵陳蒿或濱蒿的春季幼苗干燥品。生于海灘、沿海河邊或近海地區的山坡上。分布于中國東部和南部沿海地區,以山東、江蘇、浙江、福建等省較為常見。主產陜西、河北、山西等省。陜西省者稱“西茵陳”質量最佳。以花、果多、香氣濃、色黃棕、干燥者為佳。
【茵陳的功效與作用】
1.茵陳作為藥用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本品味苦,性微寒,有特異香氣。
2.功能清熱,利濕,退黃,為治濕熱黃疽之要藥。
3.若屬寒濕黃疽,通過配伍,亦可用之。現多用于黃疽型傳染性肝炎等。
【茵陳的副作用】
1.神經系統:服藥后出現劇烈頭痛,可伴見其他不適癥狀。
2.心血管系統:胸悶,心悸,心律失常,如頻發性室性期前收縮,尖端扭轉性室速,竇性心動過緩,竇性停搏,交界區逸搏心律,陣發性快速房顫等。
3.消化系統:惡心,嘔吐,胃脘部灼熱疼痛,飽脹感。
【生境分布】
多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生于山坡、河岸、沙礫地、路旁。莖直立,基部木質化,上部多分枝,表面具縱淺槽。基生葉披散地上,有柄,二至三回羽狀全裂,或掌狀裂:莖生葉無柄,無毛,基部抱莖,羽狀全裂。小頭狀花序排成圓錐花序狀,球形或卵形,花緣黃色。瘦果長圓形。春季幼苗高6~7厘米時,挖出全草,去根,晾干或曬干。
【食用方法】
食用部位為菊科植物茵陳蒿的幼苗。一般為早春采集的嫩莖葉,《本草綱目》載 “今淮揚人二月二日猶采野茵陳苗,和粉面作茵陳餅食之”,又載 “茵陳,昔人多蒔為蔬”。常見的以茵陳嫩莖葉為原料制作的藥膳及其食療作用。
上一篇:無花果的功效與作用
下一篇:獼猴桃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