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草是當前市場需求量比較大的牧草,因此對于苜蓿種植技術有需求的人也在不斷的增加,種植苜蓿草掌握苜蓿草的生長習性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更直觀的方法就是選擇一個適合種植苜蓿草的時間,在前人的經驗上辦事。
苜蓿草種植方法
一、選地及整地
1、選地:選擇土壤肥力較好、水利設施完善的一二類土地種植,瘠薄土壤、無水利設施的地塊種植只能做為改土肥地的一項農業措施,并不能獲得理想效益。對于低凹雨后易積水的地塊不能種植,苜蓿泡水48小時將會窒息死亡。在種植上要側重于大面積連片,以便適宜各種機械作業。
2、整地
①苜蓿是多年生豆科牧草,一般輪作期為5―6年較為合理。因而播前要深翻、耙麼、壓實,達到各種要求,以利于播后出苗。
②要平整好土地,要求地面平整,不能坑坑洼洼高低不平,以影響機械收割打捆作業和種植戶收入(土地不平在收割打捆時將會出現茬口過高撿拾不凈等)。
③對于雜草生長嚴重的地塊在播前7―10天用氟樂靈(100毫升/畝)進行地面噴灑,以減輕雜草危害,對多年生不易殺死根孽型雜草播前用百草枯、草甘膦、2.4―D進行噴打。
④施肥:苜蓿根系發達,且扎根很深,因此在種植前結合整地,每畝深施農家肥1―2方,過磷酸鈣50―100公斤做底肥,或30公斤二銨和20公斤尿素。
⑤對于沒有噴灌設施的水澆地,根據割草機的割草幅度,結合整地起壟打埂,便于今后的田間澆水,目前使用割草機幅度為2.5米。
苜蓿的種植時間
苜蓿種子發芽需要兩個條件:一是地溫在5℃--6℃,最適溫度在25℃以內;二是需要較多的水分。以春播和秋播效果最好。偏鹽堿地塊不宜春播,易造成死苗。
①春播。春季需在清明前(3月底--4月初)播種。此時土壤濕度大,易獲全苗。過晚正逢春旱,出苗困難。
②夏播。一般在6月份--7月份。此期氣溫高,雨水多,幼苗生長快,但雜草也多,病蟲害發生頻繁。
③秋播。一般在8月底--9月初。此期在雨季后,土壤墑情好,溫度適宜,雜草長勢減慢,播種成功率最高。不論采用哪種播種方式,均應結合下雨或灌溉,雨后最好。播后要鎮壓,以利種子發芽。
苜蓿草的田間管理
1、溉量
苜蓿草莖葉繁茂,蒸騰面積大,需水量要比一般作物的要多。一般每畝苜蓿草每年的灌溉量約為250立方米,一次灌水量大概為80立方米。苜蓿草的灌水量為土壤飽和持水量的50――60%時,苜蓿草生長最為適宜。灌溉次數和時間在苜蓿草全部返青之前,澆一次返青水。從孕蕾到開花前這段時間,可澆水一次,此外,每次刈割之后必須進行灌溉(這在鹽堿地上尤為重要)。在生長期內不宜勤灌,因為紫花苜蓿草怕積水,如有積水會導致爛根。
2、防除雜草
多年生苜蓿草早期生長極為緩慢,容易受雜草危害。人工防除雜草費工費時,且效果不理想,目前主要是通過化學除草。雜草種類:危害多年生苜蓿草生長的雜草很多,有些雜草危害牧草有一定的范圍,而菟絲子對紫花苜蓿草危害嚴重,應重點防治。化學防除化學除草劑按其作用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選擇性除草劑,另一類是滅生性除草劑。選擇性除草劑只殺草而不傷害牧草及作物。如2,4―D、西馬津、乙氧氟草醚等;滅生性除草劑良莠不分,一概觸殺,如敵草隆、五◇◇甘草磷等。噴灑除草劑20――30天后,才能放牧或刈割,以免造成中毒事故。
苜蓿草的采收方法
苜蓿飼料質量的日均變化值很大,如粗蛋白、酸性洗滌纖維、中性洗滌纖維等。在美國我們常用的是一把牧草質量標尺,尺子標有酸堿度等測量指標,通過這把尺子我們可以自土壤表面測量苜蓿最適合收獲的高度。測量的過程中我們要從土壤表面測量,量至植株莖尖,而不是最高葉片的頂尖。每個樣地,要估測4-5個點,莖最高并非成熟度最好。
另外最好采取寬幅刈割,寬幅刈割的優點是干燥速度快,降低呼吸作用的損失,收獲牧草質量高。刈割后,呼吸作用仍然會持續,直至牧草風干到60%的含水量才停止,而呼吸作用進行時淀粉和糖分會分解,產生二氧化碳,干物質損失2-8%。苜蓿干燥過程中最初20%比例水分的下降時通過葉片表面氣孔張度的蒸騰作用來進行的。
不同草捆含水量不同,小捆(3英尺X3英尺)安全含水量<20%;中捆安全含水量<16%;大捆(4英尺X4英尺 1.2mx1.2m)安全含水量:<14%。干燥的儲存方面我們要注意可以添加一部分干草添加劑,如干燥劑和防腐劑,由此增加安全存放的是濕度范圍,霉菌在20%-35%濕度是易生長。干草儲存在需控制或抑制的過程下。
收獲過程中,割草機對苜蓿造成2-3%額外的田間損失。損失全部在葉,所以牧草質量顯著降低。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加工過程中,壓扁莖稈以利于干燥的加工處理。
種植苜蓿草出來要掌握苜蓿草的種植時間和種植的技術,同時苜蓿草的田間管理,以及苜蓿草的有效采收也是保證苜蓿草生產效益的重要因素,是所有苜蓿種植著不容忽視的重要環節。
2021-09-06 22:46:30
2021-08-15 01:06:04
2021-09-06 22:44:04
2021-08-12 00:12:54
2021-09-06 22:42:18
2021-08-15 02: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