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花又被稱之為佛花,因為黃姜花的香味、顏色經常被提取出來給信仰佛教的人們進行使用。由于黃姜花被摘取之后不易凋謝,所以常被人們用來當作寺廟參拜的貢品。但是許多人還是對這種用途極大的花卉是否有毒產生爭議,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黃姜花有毒嗎
黃姜花有輕微毒性。
姜花是姜科姜花屬的淡水草本植物,高1-2米,花序為穗狀,色澤圓融,一般為白色花朵。根據藥用植物來講,姜花多少會含有一定的藥用毒性,不過,一般對于家庭養殖來說,并不妨礙我們觀賞。
但是,也有一定的過敏人群,會因其的存在,伴隨出現頭暈、惡心等癥狀。姜花的花朵清新素雅,香味芬芳宜人,除了適合庭園美化、水邊栽植觀賞外,也是優美的切花素材。
黃姜花的根能吃嗎
黃姜花的根能吃。姜花的根莖及果實入藥,根莖中藥名為路邊姜,味辛,性溫。根莖冬季采收,除去泥土及莖葉后曬干;具溫中健胃、解表、祛風散寒、溫經止痛、散寒等功效,主治風寒表證、風溫痹痛、外感頭痛、身痛、風濕痛、脘腹冷痛、跌打損傷等。
果實秋冬兩季采收,剪下果穗曬干;具溫中健胃、解表發汗、溫中散寒、止痛等功效,主治脘腹脹痛、寒濕郁滯等。臺灣民間相傳姜花的根莖,具散寒、除風、治頭痛、跌打損傷等功效,花則能治失眠。
黃姜花的栽培要點
一、種苗繁殖技術
黃姜花分有性和無性繁殖兩種。
1、無性繁殖可分為組織培養和分株繁殖,組織培養法已經獲得成功,能快速實施工廠化生產育苗。
分株繁殖主要是分切地下莖繁殖。根莖肉質肥厚,橫走及分枝,并帶有大量芽眼,可在春季采取切塊繁殖的方法,選擇生長好植株的根莖,將地下根狀莖切開,以1-2個芽眼為一小塊在濕潤肥沃的沙質土壤里分開種植。栽培前施足基肥,稍加強肥水管理,保持土壤濕潤,當年即有大量分蘗產生。
2、有性繁殖:由于與原產地的氣候差異和缺乏有效的傳粉昆蟲等原因,致使在廣州幾乎不結果,因此靠有性繁殖的意義不大。
二、園地選擇
如作切花栽培,黃姜花園地應選擇風力較小、土層疏松肥沃、富含有機質、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質壤土種植為宜。其根莖肉質肥厚,不耐水淹,水分不宜過多,否則對根系生長不利,整地時盡量深翻。
三、定植
1種植黃姜花宜起深溝高畦,單行種植或雙行種植。以塊莖種植的,塊莖切開后全部經惡霉靈、百菌靈等1000—1500倍液消毒處理后種植。定植應選擇在晴天下午,定植后淋透定根水。
四、田間管理
1、因其生長量大,前期要求肥水充足,待其完全封行后,則應控肥制水防止徒長,且有利于其開花。
2、對分蘗過多的細弱植株應及時疏除,以保證鮮花優質高產。
3、開花期間應保持更充足的肥水供應。黃姜花生性強健,易叢生,分檗快,一般種植2年后,應分株一次或輪作,避免植株生長過密導致徒長或病蟲害加重。
4、一定要適時采收鮮切花,在田間花謝后及時剪除開花植株,以減少營養消耗,冬季加以培土并覆蓋堆肥,才有利于地下莖肥大及促進明春再生新株。
黃姜花的形態特征
黃姜花,莖高1.5-2米;葉片長圓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頂端漸尖,并具尾尖,基部漸狹,兩面均無毛;無柄;葉舌膜質,披針形。
穗狀花序長圓形,花黃色,花冠管較萼管略長,裂片線形;花期:8-9月。黃姜花的花可入藥,有溫中健胃的功效,治胃寒腹痛、腹瀉、食積停滯、消化不良、脾虛食少。
黃姜花的用途還是十分廣泛的,具有十分高的藥用價值,并且花朵也很漂亮和撲鼻的香氣都是它成為庭院裝飾的先天條件。有喜歡的也可以自己種植。只不過作為藥物的它來說,肯定是有輕微毒性的,有過敏者注意防范!
2021-09-05 18:32:25
2021-08-12 05:02:16
2020-10-18 13:10:43
2021-09-06 03:04:05
2021-08-01 21:29:19
2021-08-15 0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