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參,想必大家對于它還是有一定了解的吧。太子參在我們生活中也比較常見,是一種以根入藥的營養食材。太子參的滋補效果很好,特別適合一些身體虛弱的的人群。不過有不少人想要了解這種藥材的種植方法,那接下來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
太子參種植技術
1、生長習性
太子參還是比較耐旱的,但溫暖、濕潤的生長環境能夠讓它的生長發育更加良好。怕高溫和強光暴曬,在旬平均溫度10-20℃時生長旺盛,氣溫超過30℃時生長停滯,6月下旬植株開始枯萎,休眠越夏。太子參在陰濕的條件下生長良好,喜肥沃疏松、含有豐富腐殖質土壤,砂質土壤中生長良好。低澇地、黏壤、土質堅實、排水不良、土壤含腐殖質少。生于海拔800-2700米的山谷林下陰濕處。對于重黏土以及低洼積水地都不宜種植。
2、繁殖方法
太子參的繁殖方法有塊根繁殖和種子繁殖,而種子繁殖的收獲時間也要晚一年,所以一般不采用。選擇植株生長健壯的地塊,留于地中,4-5月在行間套種蔬菜或豆類、中草藥草決明等,夏季炎熱的氣候,套種作物正是生長旺盛時期,給太子參起遮蔭作用,并能降低地溫,使太子參安全度夏。秋季選芽頭完整、體肥大整齊塊根作種。栽種太子參的時候需要注意不宜太深或太淺,都是會對它的生長發育產生影響的。
3、病蟲害防治
太子參的病害主要是葉斑病和根腐病。葉斑病發生在4-5月份,葉面出現圓形褐色病斑,嚴重時植株死亡,可噴1∶1∶100波爾多液,或50%多菌靈500-1000倍液,每10天1次,連續2次;根腐病發生在高溫高濕季節,造成爛根死亡,應在雨后及時排水,或用50%多菌靈1000倍液澆灌病區;花葉病造成葉片皺縮卷曲,產量降低,要選無病種參、增施磷鉀肥。
太子參種植時間
種植太子參掌握其種植時間是非常必要的,一般而言,太子參栽植時間以10月上旬-10月中旬為宜,過遲則種參因氣溫下降而開始萌芽,栽時易碰傷芽頭,影響出苗。種參宜選擇產量高、適應性廣、抗葉斑病較強的品種。而且為了太子參的生長發育良好,應該給予太子參一個溫暖濕潤的生長環境。
太子參的產地分布
對于太子參這種植物最關鍵的就在于它的生長環境,它喜溫暖濕潤,在高溫地區很難生長。主要分布于中國華東、華中、華北、東北和西北等地。同時在河北、陜西、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等地也有分布。因為太子參怕高溫,所以一般生長在海拔800-2700米的山谷林下陰濕處居多。
關于太子參的種植方法就先介紹到這里了,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太子參的功效作用非常多,而且它不易上火,對我們的身體健康是非常有好處的,大家可以適當食用一些。
2021-08-02 12:00:35
2021-08-14 21:00:35
2021-08-14 21:08:33
2021-09-05 17:35:41
2021-09-06 03:33:45
2021-06-30 12: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