茜草又叫芡草、牽草,對于蟋蟀的格斗至關重要,常常由于茜草的好壞和執草者手勢的生熟而左右戰局的勝負。因此,也可以這樣說,蟋蟀的格斗取勝,是六分靠種,三分靠養,一分靠草。茜草是養蟲玩蟲不可或缺之物,需要倍加注意。
茜草的功效與作用
1.血熱夾瘀的出血證:如吐血、衄血、崩漏、尿血、便血等。本品去寒瀉降,專入肝經血分,能涼血止血,又能活血散瘀。治吐血、衄血等,常配大薊、側枯葉等,如十灰散;若沖任不固之崩漏,則配黃芪、白術、烏賊骨等,如《醫學衷中參西錄》安沖湯。
2.血瘀經閉及跌打損傷、風濕痹痛等:本品能消瘀滯、通血脈、利關節。尤多用于婦科,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有以本品配烏賊骨、雀卵、鮑魚,治血枯經閉的記載;臨床治血瘀經閉,常配桃仁、紅花、當歸等同用。治跌打損傷及風濕痹痛,可單味泡酒服,或配其他活血療傷藥及祛風通絡藥同用。
茜草的藥理作用
(1)止血作用:茜草粉用于家兔割破的股動脈處,以紗布覆蓋加壓,35秒鐘出血即停止。體外血凝固實驗表明,茜草對凝血活酶生成、凝血酶生成、纖維蛋白形成3個階段均有促進作用。有報道茜草止血作用的有效活性部位是水提液的正丁醇萃取部分。
?。?)升高白細胞作用:茜草的粗提物具有升高白細胞作用。茜草水提醇沉液對環磷酰胺引起的白細胞下降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作用。茜草升高白細胞的有效成分之一帶芳香環的酚羧酸苷,其衍生物茜草雙酯已人工合成,功效與茜草提取物相同。臨床研究表明,茜草雙酯對原發性白細胞減少癥及苯中毒引起白細胞減少癥,升高白細胞效果顯著,對放(化)療引起的白細胞減少癥亦有明顯的升高白細胞作用。
?。?)抗癌作用:茜草所含的環己肽類化合物對白血病、腹水癌、結腸癌等均有明顯的活性。
茜草的挑選
關于茜草的挑選,也是有若干講究的。挑選茜草,以毛鋒直、絲須軟、草稈挺直并富有彈性者為佳,這是不論挑選什么種類的茜草所應共同遵循的標準。
在挑選植物茜草時,可將一整把茜草對著陽光,一根一根地察看,偶爾會發現其中個別茜草的草須與眾不同,這種須絲好似竹節一般的形狀,節與節之間隱隱約約若連若斷,這種茜草的須絲比其他的草須要牢固得多,不會輕易折斷,而且也很美觀,可以說是植物類茜草中的極品。可惜的是,這種草往往在百十根茜草中都不大容易挑到一兩根,因此非常珍貴,一旦覓到,須珍惜使用。
至于“九死還魂草”,其制成的佳品,則是草稈泛金黃色,在陽光下觀之,草須呈金色光澤,晶瑩美觀,惹人喜愛。
茜草的做法
1. 茜草藕節湯
【原料】茜草根15克生藕節30克
【制法】
1.將上述藥物用水沖淋后放入藥罐中,加水700毫升左右,浸泡30分鐘。
2.先用大火將藥燒開,后改用小火煎煮約30分鐘,濾取藥液。
3.再往藥罐中加水約400毫升,按上述方法煎 20分鐘左右,濾取藥液。
4.將上述兩次煎煮的藥液合并,和勻即成。
【功效】清熱涼血,祛癖止血。
【應用】上消化道出血所引起之嘔血,證屬瘀熱內阻,血不歸經。癥見嘔血色澤紫黯,夾有血塊,胃院灼痛,痛處固定,拒按,口干口臭,渴喜冷飲,大便秘結,舌質黯紅,有癖斑或癖點,脈弦數。
2. 參茂茜草湯
【原料】黨參60克黃蔑30克 茜草30克仙鶴草30克 當歸15克甘草10克
【制法】
1.以上藥物用水快速沖淋,洗去灰塵雜質。
2.再將其置于陶罐或不銹鋼鍋中,加水1000毫升浸泡30分鐘。
3.頭煎先大火煮沸,后小火續煎 30分鐘,過濾取液,得藥液200毫升。
4.二煎于藥渣中加水700毫升,沸后小火煎煮20分鐘,過濾去渣,得藥液200毫升。
3. 茜草豬蹄湯
豬蹄2個,茜草20克,大棗10枚。將茜草用紗布包裹,豬蹄洗凈剁成小塊,與大棗共入鍋中,加水煎煮,待豬蹄熟爛,除去茜草即可。吃肉食棗飲湯,早晚餐佐食。本食療方滋陰養血,涼血止血。用于鼻衄、便血等。
4. 茜草酒
茜草根120克,白酒750毫升。將茜草置白酒中浸泡7天,每次服30毫升,每日2次。本食療方用于治療跌打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