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榔這種果實可以說是一種嗜好品,很早就為古人所知。吃檳榔的方法是將檳榔切片兩半,以一種葉子沾上石灰后包裹檳榔放口中嚼,據(jù)說越嚼越有后勁,但味道辛澀而苦,有刺激性,嚼食者仍認(rèn)為是一種清涼劑。另一奇怪現(xiàn)象是嚼食檳榔時,口中的紅汁如血一樣,讓人看了可怕,而如果隨便吐出口汁于地,將污染城市而不雅觀。嚼者的牙齒也會被染成難看的黑顏色,因此又不宜多食。
檳榔的營養(yǎng)食用
檳榔含檳榔油,油中脂肪酸主要有月桂酸、肉豆翹酸、棕桐酸、硬脂酸、油酸、亞油酸,還含氨基酸和檳榔堿,以及靴質(zhì)、檳榔紅色素。選擇檳榔,以果大體重、堅實、不破裂、食之味澀而微苦者為佳。南方人大多喜歡嚼食檳榔,除供鮮吃,還可加工成干品。
檳榔的功效與作用
具有殺蟲、消積、行氣、利水的功效。適用于食積氣滯、院腹脹痛、腹水、痢疾、蟲積等癥,對絳蟲、姜片蟲、蛔蟲、血吸蟲等具有較強的驅(qū)蟲作用。檳榔在中藥中一直是驅(qū)蟲要藥。此外,對流感病毒亦有一定的抑制效果。檳榔堿有類毛果蕓香堿作用,可使腺體 (尤其是唾液腺)分泌增加,增加腸道蠕動,降低血壓。飽飯后食幾枚檳榔,則飲食較容易消化。
檳榔的禁忌
常吃檳榔可使味覺減退,且其果肉中的生物堿、紅色素都對牙齒有損害,易使牙齒松動。檳榔堿還有一定毒性,過量食用后可引起流涎、惡心、嘔吐、昏睡等中毒癥狀。此外,脾胃氣虛、孕婦不宜食用。
檳榔一般味苦且澀,不宜鮮食,多加工成果干嚼食。用丁香、桂花、三賴子等香藥加工而成的香藥檳榔,吃起來是愈嚼愈香,回味無窮。亦可煮制烘干成五香檳榔、椒鹽檳榔等。檳榔吃過以后,會臉紅發(fā)熱,象喝了酒似的。宋代朱嘉有 “憶惜南游日,初嘗面發(fā)紅”。之句。這是因為檳榔中含有多種生物堿,可以興奮M一膽堿受體,引起腺體分泌增加,使表面血管擴張;另外,還能興奮N一膽堿受體,使骨骼肌和神經(jīng)節(jié)興奮,故有面紅酒醉之感。
經(jīng)常吃檳榔可使味覺減退,而且果肉中的生物堿、紅色素都對牙齒有損害,易使牙齒松動。檳榔堿還有一定毒性,過食后可引起流涎、惡心、嘔吐、昏睡等中毒癥狀。此外,脾胃氣虛者及孕婦不宜食用。
上一篇:茜草的功效與作用
下一篇:醋泡黑豆的功效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