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水稻從春秋戰國時期的畝產幾十公斤到后面唐朝的畝產上百公斤,再到明清時期的畝產幾百公斤,而現在雜交水稻畝產有上千公斤,這個產量還在逐年遞增。1958年我國年平均畝產最高的高產田也只有400公斤左右,而2014年在試驗田的記錄是平均畝產達1026.7公斤,到2017年公布的數值為平均畝產達1149.02公斤,已經是1958年的3倍之多,人們已經將原來的野生稻完全變成了適合人工栽種的人工稻了。
一、雜交水稻適合在哪些地方種植
1、雜交水稻適合在有充足熱量條件的地方,還要有充足的日照和降水,比如湖南、湖北、云南、江西等南方地區,這些地區都是雜交水稻高產的地方。
2、北方的晝夜溫差太大,氣候寒冷時間太長,農作物的生長周期長,所以不適合于種植雜交水稻。
二、什么是雜交水稻
雜交水稻是由不同遺傳基因的水稻品種,一個作為母本一個作為父本,經過有性雜交以后產生的新的雜合體。在進行雜合的時候充分遺傳了父本和母本的優勢,所得出的雜合體為最優質的品種。
三、雜交水稻的應用
1、雜交水稻是中國發明的,雜交水稻之父為——袁隆平,雜交水稻除了在中國種植之外,還在越南、印度、菲律賓、美國等地大面積種植,并取得了顯著的增產效果。
2、越南的雜交水稻種子百分之八十以上是從中國進口的,雜交水稻種植面積達幾千萬畝以上。
3、雜交水稻的出現,使得我國雜交水稻具有世界領先水平,使我國農業大幅度增產,同時還推動了我國國民經濟的巨大發展。
以上就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有關袁隆平雜交水稻畝產量是多少?比50年代提升3倍的具體情況,預知更多相關知識請到水稻專題頁面查看。
2021-08-02 00:39:49
2021-08-12 02:03:45
2021-09-06 03:03:09
2021-08-14 21:02:39
2021-08-12 01:03:09
2021-09-06 22:4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