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齒莧,又名馬齒草、安樂菜,馬齒莧多生于田野、荒地及路邊、宅前屋后,生命力極強,甚至高樓陽臺的花盆內都會因風、鳥、蟲媒等播散而長有壯實的馬齒莧。馬齒莧在我國分布甚廣。由于馬齒莧含有一定的營養成分,其莖、葉可作蔬菜。自古以來,馬齒莧是我國人民喜食的一種野生蔬菜,春夏之交采其嫩莖葉洗凈,用以炒食或調入作料涼拌,還可用開水燙過曬干,貯存作冬菜備用,吃起來有點酸味,之后頓覺咽喉潤濕,一種令人悅心的甘甜,直使人感知其別具風味。
馬齒莧的功效與作用
1.馬齒莧對糖尿病具有食療作用。
2.馬齒莧中還對心血管有保護作用。
3.馬齒莧性寒,味酸,具清熱治痢、解毒涼血止血、止癢利濕等功效,可治菌痢、腸炎、濕疹、皮炎、小兒瘡積、中暑、吐瀉等。
馬齒莧食用
我們可以采摘馬齒莧的嫩莖葉食用(數量不夠多時全草均可食用,其實也并不太老),沸水煮軟,再濾去水分放鹽炒食,口感滑爽嫩軟,味道偏酸。
有研究表明,馬齒莧不僅能補充人體所需的大量維生素、氨基酸和鉀鹽,還能抑制多種容易令消化道感染的病菌,實屬野外生存的首選食源。
馬齒莧作為野菜中的一道名菜,想來許多人都不會陌生。對于野外生存而言,野菜的重要性并不體現在它的味道有多鮮美(食用得法,味道也的確不錯),而是在于它分布得非常廣泛。馬齒莧是野菜中的榜樣,全國各地都有分布,且不管土地干濕肥瘦均能適應,只要留心都能發現它可愛的樣子。
下一篇:斂肺止瀉五倍子的功效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