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肉是一種營養豐富的高蛋白、低熱能動物性食品,它含有多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礦物質和維生素。鴨肉的營養價值在家禽肉中僅比雞肉略低,并且其肉質細嫩,口味鮮美,為我國廣大消費者所喜愛。利用鴨加工的各類肉制品,不僅風味獨特,而且能保持其較高的營養價值。
鴨肉的營養價值
鴨肉營養豐富,每百克鴨肉含蛋白質16.5克、脂肪7.5克,此外還含有碳水化合物、各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蛋中含有蛋白質、卵磷脂和維生素A等。鴨肉可滋陰補腎,蛋可清涼、明目、平肝。鴨雖屬營養物,但盲目食用,亦有不當。中醫歷來認為,鴨肉適用于體內有熱、上火者,特別是一些低燒、虛弱、食少、大便干燥和有水腫的人,食鴨肉有益,受寒引起的胃腹疼、腹瀉、腰疼、經痛者,均暫不宜食之。
鴨肉肥嫩色白,是補虛健身的食療佳品,民間有好多用鴨肉為主的,鴨肉粥、鴨絲粥、鴨羹粥等藥粥食品,具有良好的滋補作用。對體虛及老年人浮腫,都有較好的輔助治療作用。能夠滋陰五臟、消除虛勞之熱。可補血,行水,養胃。如和火腿、海參同食,補力更佳。但鴨肉多肥膩,不可多食,容易導致滯氣、滑腸,故食用鴨肉粥或鴨汁粥等應撇去浮油。另外感冒未清的或大便澹泄者應慎用。
鴨肉的功效與作用
1.鴨肉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而且消化率高,很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有增強體力、強壯身體的作用。
2.中醫稱鴨為藥和滋補上品。鴨肉味甘、性寒,有大補虛勞、清肺解熱、滋陰補血、定驚解毒、消水腫的功效。可輔助治療陰虛水腫、羸弱乏力、大便秘結、貧血、慢性腎炎等疾病。
3.鴨肉是含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E比較多的肉類,吃鴨肉有很好的補益作用。B族維生素是抗腳氣病、抗神經炎和抗多種炎癥的維生素,生長期、妊娠期及哺乳期的人一般需要量更大。維生素E是人體自由基的清除劑,在抗衰老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4.鴨肉中含有豐富的煙酸,煙酸作為構成人體內兩種重要輔酶的成分之一,在細胞呼吸中起作用,對心肌梗塞等心臟病人有保護作用。
鴨肉不能與什么同食
1.鴨肉不能鱉同食:鱉肉為鱉科動物甲魚的肉,具有滋陰涼血之功效。鴨肉屬寒性,而鱉也屬寒性,所以不宜配食。久食令人陽虛,水腫腹瀉。
2.鴨肉不能黑木耳同食:同食會引起身體不適。
3.鴨肉不能栗子同食:同食容易引起中毒。
4.鴨肉不能兔肉同食:同食容易引起腹瀉。
5.鴨肉不能雞蛋同食:鴨肉忌與雞蛋同食,否則會大傷人體中的元氣。
鴨肉的識別
識別注水鴨:注過水的鴨,翅膀下一般有紅針點或烏黑色,其皮層有打滑的現象,肉質也特別有彈性,用手輕輕拍一下,會發出“噗噗”的聲音。最快捷的識別方法是,用手指在鴨腔內膜上輕輕摳幾下,如果是注過水的鴨,就會從肉里流出水來。
鴨肉相關常識
夏天食譜不只以清淡為主——鴨肉最宜夏天吃:低燒、虛弱、食少、大便干燥和水腫等病癥多見于夏季,而鴨肉性寒涼,從中醫“熱者寒之”的治病原則看,特別適合體內有熱、上火的人食用。同時,夏天通常是一個吃不下、吃不好的季節,尤其是面對大魚大肉,許多人連動筷子的興趣都沒有,這樣顯然是不利于身體健康的。鴨肉鮮嫩肥美,營養豐富,含水分、蛋白質、脂肪、糖類及豐富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既能補充人體夏天急需的養料,而且有防疾療病的功效。
上一篇:獨活的功效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