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花,又名紅藍花、刺紅花、草紅花等。為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紅花的花。莖直立,基部木質化,葉互生,卵狀披針形,花序頂生,橘紅色,苞片多列,外列呈披針葉狀,內列呈卵形,瘦果倒卵形,白色,具4肋,花期6-7月,果期8-9月。全國各地有栽培,主產河南、湖北、四川、浙江等地。6月花瓣由黃轉為紅色時采摘管狀花冠,陰干。干燥的管狀花,橙紅色,花管狹細,先端5裂,雄蕊5枚,花藥黃色,中央有柱頭露出,有特異香氣。藥材以花片長,色鮮紅,質柔軟者為佳。紅花的苗(紅花苗)、果實(紅花子)均可供藥用。主要含有紅花黃色素、紅花貳、紅花素、紅花釀貳、新紅花貳、紅花油(棕擱酸、硬脂酸、花生酸、油酸、亞油酸等甘油脂類)。水提物能擴張冠狀動脈,降低血壓,興奮子宮,紅花油有較好的降血脂作用。
紅花性溫、味辛,有活血通經、散瘀止痛的功效。常用于經閉、痛經、惡露不行、胸痹心痛、瘀滯腹痛、胸脅刺痛、跌打損傷、瘡瘍腫痛等病癥。古人處理淤血時,常常用紗布包一小把紅花煮開,可用一天兩次泡腳,適用于各種靜脈曲張、末梢神經炎、血液循環不好、腿腳麻木或青紫等淤血癥,加速腳部血液循環。
據現代科學分析,紅花含有黃紅兩種色素,其中黃色素溶于水和酸性溶液,不能作染料,而是常用于食物色素的安全添加劑;而紅色素易溶解于堿性水溶液中,在中性或弱酸性溶液中產生沉淀,形成鮮紅的色淀沉積在纖維上,從而起到衣物染色作用。
采摘可在每年5~6月,花冠由黃變紅時,擇晴天早晨露水未干時進行,然后曬干或晾干,備用。以花細、色紅而鮮艷、無枝刺、質柔潤、手握軟而如茸毛者為佳。紅花性溫,味辛。紅花能減慢心率,減少左室做功,降低冠脈阻力,增加冠脈流量。紅花黃色素具有抗炎、鎮靜及抗驚的作用。民間取紅花汁作天然色素入饌或浸酒飲。紅花浸酒可供淤血體質者食用。紅花子油,用紅花果實榨的油,為保健用油。食療能降低血清中的總膽固醇、總脂、甘油三酯及酯化脂肪酸的水平。作調料可供食用。
上一篇:海參的功效與作用,海參的營養價值
下一篇:香菇的營養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