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膝(亦稱懷牛膝),莧科,系多年生草本植物。又稱山莧菜、對節菜、積名牛莖。根呈園柱形,莖有棱角,節部膨大,狀似牛的膝蓋,故稱牛膝。主產于河南溫縣、武陟、博愛、沁陽等地,舊稱懷慶府,為享有盛譽的“四大懷藥”之一,稱懷牛膝。
懷牛膝的功效與作用
1.懷牛膝是活血化淤的主藥。從它的性味和功用主治來說,懷牛膝味苦、酸、性平,歸肝腎經。生用逐淤血,通經脈,治婦女淤血不行、經閉、難產或胞衣不下,又治風濕痹痛、關節拘攣、扭傷閃挫、淤血作痛。既可逐淤通經,又可療傷止痛,還可治血熱妄行的吐血衄血,陰虛火旺的喉痹、齒痛、口瘡及陰虛陽亢的眩暈頭痛。還可利尿通淋,治血淋尿血、尿道澀痛。酒制能補肝腎,強筋骨,又能用治肝腎不足、腰膝酸疼、筋骨無力。
2.懷牛膝又是引經之藥。可引血下行,以降上炎之虛火,有導熱下泄之功。朱丹溪說:“能引諸藥下行,筋骨痛風在下者,宜加用之。”中草藥有許多藥力下行不過膝,須用本品下引至癥結處。這是牛膝的獨特作用。
3.懷牛膝是治療疑難病癥的特效良藥。李時珍特別指出:“牛膝乃厥陰、少陰之藥。大抵得酒則能補肝腎,生用則能去惡血,二者而已。”方夷吾《集要方》載:“老人久苦淋疾,百藥不效。用牛膝者,服之而愈……百藥不效,一村醫用牛膝根煎濃汁,日飲五服,名地髓湯,雖未即愈,而血色漸淡,久乃復舊。后十年病又作,服之又瘥。”《肘后方》載:“治小便不利,莖中痛欲死,用牛膝并葉,以酒煮服之。”
懷牛膝的食用方法
(1)肉片炒牛膝:山覽菜鮮嫩莖葉150g.水發腐竹IOOg.肥瘦豬肉IOOg,豬油、醬油、精鹽、蔥末、味精各適覺。將山覽菜擇洗干凈,用開水埠一下
.再用冷水過涼,撈出控凈水分,切成2cm,長的段;將發好的腐竹擠去水分,切成2cm、長的段,順絲中間切一刀;豬肉洗凈,切成小肉片;炒鍋置武火上,放人豬油,油熱后放人肉片編炒,編至吐油,加人蔥末、姜末、醬油、精鹽、腐竹,拌炒均勻,投人山覽菜,武火迅速編炒幾下,
放人味精,炒勻,出鍋裝盤,即可食用。具有散淤血,消癰腫的功效。
(2)牛膝燉豆腐:山覓菜鮮嫩莖葉20侮,豆腐200g,豬油、精鹽、蔥花、姜末、味精各適量。將山覽菜擇洗干凈,用開水悼一下,再用冷水過涼,撈出控凈水分,切成碎段;豆腐切成tam長,寬、厚各Icu、的條,人開水燙一下,再用冷水浸洗,撈出控凈水分.炒鍋置火上,放人豬油,油熱后下人蔥花、姜末搶鍋,接著放山覽菜炒幾下,下人豆腐,加適員清水(以剛沒過豆腐為準),加人精鹽,用武火燒開,再用文火燉煮,待湯汁不多時,放人味精,慢慢攪勻,出鍋裝盤,即可食用。具有散淤血,消癰腫的功效。
(3)神仙固本酒:牛膝240g, 肉桂30g,拘祀子I20g,制何首烏180g, 天冬、麥冬、生地黃、熟地黃、當歸、人參各60g,糯米80g,自酒曲2000mL。將上述各種中藥材洗凈,瀝干水,研成粗末,待用把糯米用水浸泡,洗凈,人鍋燕熟,待冷至30℃左右,待用將灑曲打碎,與藥末混合在一起,待用。把灑壇洗凈,擦干水分,將糯米飯拌人藥曲末,充分和勻,盛于灑壇.密封發酵7一14天濾渣,再將藥酒隔水加熱至75度- 80、90度 ,冷卻后裝瓶,備用。每次20ml,每日2次。具有溫腎壯陽,補養精血,烏須黑發,益壽延年的功效。
(4)羊肉懷牛膝湯:此湯肉爛湯甜,可飲湯食肉。羊肉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鈣、磷、鐵等。其性溫味甘,溫中散寒,化滯,健腺益氣,溫補腎陽,對治療虛勞羸瘦、乳汁不下有一定功效。懷牛膝味苦酸,性平,有強筋骨、活血通經作用。此菜以羊肉為原料,配以多種中藥,有健胸作用。女性胸部平坦、乳房凹干者多食此菜有益。
原料:羊肉1000克,純蜜糖200克,干地黃、歸身、川斷各200克,懷牛膝100克,上北芪50克。
制法:
(1)羊肉去皮,清除肥肉及筋膜,洗凈,切成片或絲。
(2)將羊肉、干地黃、歸身、川斷、懷牛膝、上北芪全部入鍋,加水上火同煲約10小時,取濃汁,去渣留肉,再入純蜜糖,熬成麥芽糖樣,即可食用。
(5)牛膝杜仲湯
【用料】牛膝15克,黑豆150克,杜仲15克,去核紅棗6個,雞湯6杯,黃酒、鹽各少許。
【做法】
1.雞湯用原只雞或用新鮮雞腳煲成。
2.用清水6杯將牛膝、杜仲煲成2杯水左右,然后用雞湯6杯左右煲已燙過水的黑豆及紅棗,如果能喝酒的,可加入少許黃酒,下鹽調味即可。
沐牛膝與川牛膝
【相同點】二藥功效大致相似。均能行vl}通絡、引血下行、補益肝腎、舒筋健骨;治療疲血阻滯所致的各種疼痛,或血熱妄行所致的吐血、蛆血,或胃火上炎所致的牙跟腫痛,或肝腎陰虛、肝陽上亢所致的頭暈頭痛、腰膝酸軟等。
【不同點】懷牛膝:長于補益肝腎、舒筋健骨;常用于肝腎陰虛或陰虛陽亢所致的頭暈頭痛、腰膝酸軟等。川牛膝:長于行癖通經,引血下行;常用于疲血阻滯所致的痛經、閉經、產后癖血腹痛,以及跌打損傷等病證。
上一篇:黃精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下一篇:香附的功效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