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為葫蘆科植物括樓舊本括樓或雙邊括樓的干燥根。原植物系多年生草質藤本,野生或栽培。天花粉以取雄株的根,個肥大、色白、粉性足、筋脈少,質佳;雌株因結果實,其根瘦小、筋多、質量稍差。二者均同等人藥。在我國南方有的地區還有用同屬多種植物的根作天花粉使用者。另外,葛根與本品粉性大者外形相似,但不可作天花粉用,應注意鑒別。
天花粉的功效與作用
1.天花粉味甘、微苦、酸,性寒。甘酸能生津、苦寒能清熱瀉火,所以具有生津止渴、清熱除煩的作用,善治熱病傷津的煩熱口渴、舌干。苦泄寒清,有清熱消腫、解毒排膿的作用,用治瘡癰初起、熱毒熾盛、未成膿而腫痛者,服之可以消腫解毒,已成膿而未潰者,服之可以排膿。
2.此外,天花粉苦降寒清,甘潤生津,能清肺熱而潤肺燥,有化痰止咳作用,可治熱痰咳嗽或咳痰帶血等癥。
3.使用注意:胃虛濕痰,脾虛滑泄及孕婦均忌服。
4.據現代研究,本品主要含天花粉蛋白、葫蘆苦素等成分。有抗癌、抗菌、致流產及抗早孕的作用。
5.現臨床用于治療宮外孕、腸腺化生、葡萄胎、消渴、宮頸糜爛、惡性滋養葉腫瘤,及用于早期和中期妊娠引產等,有一定的療效。
天花粉的藥物作用
1.多種熱病而致的口渴及消渴病:按:溫熱病邪在氣分,熱盛傷津,臨床表現為發熱,口渴多飲,心煩而燥熱;或陰虛內熱,耗灼津液,臟腑燥熱發為消渴證。天花粉甘寒,既能清熱降火,又能生津潤燥尤善治療津傷口渴, 常與知母、葛根等配伍。
2.肺熱燥咳:按:肺熱燥咳為燥熱傷肺所致。臨床表現為干咳少痰,痰少而粘或痰中帶血。天花粉甘寒入肺, 清肺熱、潤肺燥,常與麥冬、生地等同用。
3.癰腫瘡瘍:按: 癰腫瘡瘍是因熱毒熾盛, 過食膏粱厚味,邪毒壅聚,經絡阻塞,氣血凝滯而成。臨床表現為局部紅腫熱痛,潰破后,流出膿液,多為稠厚黃白色粘液。天花粉有清熱解毒、消腫排膿之效,常與金銀花、白芷、穿山甲等同用。
天花粉的配伍與應用
1.天花粉配伍麥冬:二藥均具甘苦之味,微寒之性。歸肺胃之經。有益胃生津之功,合用加強療效,以治療胃陰不足舌干口渴及消渴之證。
2.天花粉配伍貝母:名貝母花粉湯。天花粉味苦以清熱,甘寒以生津,有清熱生津養陰之功;貝母味苦性寒,化痰清熱。二藥配伍應用,共奏清熱生津化痰之功。以治肺熱傷津,煉液成痰而出現的發熱咳吐黃痰之癥。
3.天花粉配伍黃芪;天花粉味苦性寒入血分,能消腫排膿,散瘀祛結,去腐生新;黃芪味甘性微溫,能扶助正氣,托毒排膿,生肌斂瘡。二藥一寒一溫,且均有消腫排膿之功,相互配伍應用,加強了排膿生肌之功,特別適用于氣血虛弱,瘡瘍日久不潰,或無力排膿而出,以及瘡口久而不收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