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茅根又名茅根、地節根、茅草根、甜根等,為禾本科植物白茅的根莖。全國均有分布。幼嫩花序,俗稱茅針,小兒喜歡食用。根莖入藥以色白、條粗壯、無須根。味甜者為佳。其花稱白茅花,亦供藥用。味甘,性寒。歸肺、胃、膀朧經。功效涼血止血,清熱利尿。常用量,水煎服巧一30克,鮮品加倍。以鮮品為佳,可搗汁服。
白茅根的作用與功效
1.具涼血、止血、清熱、利尿效果。白茅根中含有豐富的鉀鹽,故利尿作用十分明顯。
2.又因性寒味甘,故能除脾胃伏熱、消渴、止諸血、治黃痘、消水腫,且能生肺津而涼血、通淋閉、治血尿及婦女血熱妄行、崩中淋帶。
臨床主治
◎用于治療血熱妄行引起的各種出血癥,如咳血、吐血、尿血等癥。
◎用于治療熱淋、小便不利、水腫等癥。
◎用于治療胃熱嘔吐、肺熱咳嗽、濕熱黃疸等癥。
用法用量
一般可以用15~30克的白茅根煎湯內服。如果是外用,則取適量鮮品搗汁,涂抹于患部即可。
注意事項
◎脾胃虛寒者慎用。
◎虛寒性吐血、嘔吐等不宜用。
下一篇:水蛭的功效與作用——吸血的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