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茴香為傘形科植物茴香的干燥成熟果實。我國各地均有栽培,原產于歐洲,秋季果實初熟時采割植株。又名香絲菜。小茴香為雙懸果,呈圓柱形,有的稍彎曲,長4~8毫米,直徑1.5 ~ 2.5毫米。表面黃綠色或淡黃色,兩端略尖,頂端殘留有黃棕色突起的柱基,基部有時有細小的果柄。分果呈長橢圓形,背面有縱棱5條,接合面平坦而較寬。橫切面略呈五邊形,背面的四邊約等長。有特異香氣,味微甜,辛。因其性平,故小茴香長久以來被用作東方烹調的傳統調味品,并為醫家常用之中藥。
功效與作用
1.中醫認為,小簡香性味辛溫,無毒。具有溫腎散寒,理氣止痛,和胃止嘔之功效。
2.適用于治療脾胃虛寒、食欲減退、惡心嘔吐、腹部冷痛、病氣疼痛、肇丸腫痛、脾胃氣滯、脫腹脹滿等病癥。
營養常識
小茴香所含的主要成分是 “茴香油”,油中為茴香醚、小茴香酮、甲基胡椒酚、茴香醛等成分。所含的茴香油”能促進胃腸蠕動和消化液分泌,能排除腸內積氣,并有祛痰作用。“茴香油”能刺激胃腸神經血管,增強血液循環。小茴香屬溫熱性藥物。
食用方法
小茴香我們生活一種很常見食物,它的嫩葉可以做為我們平常所吃的蔬菜,果實可以制作成香料,一般用于酒類和糖果之中,也可以加入魚,肉,醬等中,可以去腥臭,增香氣,還可以誘發人的食欲。研為粉則用于制作五香粉或調入面食。茴香精油有良好的防腐作用,用于食品腌漬,炒茴香葉有驅風、順氣、止痛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