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品種類型可分為釉米、粳米和糯米;按加工精度不同可分為特等米和標準米;按產地或顏色不同可分為白米、紅米、紫紅米、血糯、紫黑米、黑米等;按收獲季節可分為早、中、晚三季稻;按種植方法又可分為水稻及早稻。
營養價值
米粒中所含的營養成分分布各有不同,除大部分淀粉外,其他營養成分大多包藏在米粒的胚芽和皮膜之中,所以精加工后米的營養損失較多。我國制訂的標準米質量,保存了較多的營養成分,所以有的以食米為主的地方最好選吃標準米。尤其從營養科學角度更應重視的問題是,大米中蛋白質的氨基酸成分的組成很適宜入體蛋白質的需要,但由于賴氨酸含量低,故如與含賴氨酸成分較多的豆類食物或動物性食物共食,則可起到賴氨酸平衡互補的突出效果。
功效與作用
1.稻米味甘、性平,除煩止渴、溢氣止泄、溫中和腸胃,長肌肉、壯筋骨、通血脈、調五臟、明耳目。
2.黑米紫米更有補血健脾、增強血紅蛋白、防貧血、治神經衰弱的作用。稻米堪稱是糧藥兼備的食物。
注意事項
為禾本科植物粳稻的果實。釉米質地疏松,成分中含直鏈淀粉多,故做成米飯時膨脹性大,口感松軟,粘性小,容易消化吸收。粳米質地緊密,成分中支鏈淀粉多,故做成米飯時膨脹性較小,口感韌性較強,稍難消化。糯米質地更緊密,其成分全部是支鏈淀粉,粘性很強,作為主食比較難以吸收,故腸胃病患者不宜多吃糯米食品,多用于制作糕點及副食制品的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