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冬,為百合科植物麥冬的干燥塊根。多年生常綠草本,其葉似韭又如莎草,四季常青,凌冬不凋,其根似麥而有須。故有諸韭、忍冬之名。植于臺階旁,亦青翠可觀,又名階前草、沿階草。產于浙江省慈溪、余姚、蕭山、杭州者稱杭麥冬,產于四川綿陽地區三臺縣者稱川麥冬。杭麥冬于栽培后第三年小滿至夏至采挖,川麥冬于栽培第二年清明至谷雨采挖。剪取塊根,洗凈,反復暴曬,堆放。至七八成干,除去須根,干燥。生品味甘、微苦,性微寒。歸胃、肺、心經。
1.麥冬清心潤肺,養胃生津,養陰潤燥。天冬養陰清熱,潤燥生津,潤肺止咳。兩藥配伍,其功效益彰,滋陰潤燥,清肺、心、胃、腎之虛熱,也有甘寒清潤,金水相生,暢利三焦之妙用。
2.麥冬配烏梅,酸甘化陰,生津止渴效力顯著,外感所致的肺胃津傷渴甚或內傷而見的胃熱津傷消渴,均可選用。又烏梅能澀腸固脫而止利,合麥冬救陰以潤燥,對于久瀉久利,大腸津脫,虛火上炎之喜唾,喉干難忍,引飲無度者,尤為適合。
如何識別
商品中還有以下植物的塊根也在一些地區作麥冬用:
①山麥冬的塊根。在商品中有較大的數量,在浙江、四川、廣西等地廣為栽培。藥材形似麥冬,但外表粗糙,不如麥冬柔軟滋潤,潔白,甜味亦較差。
②百合科植物短葶麥冬的干燥塊根被收入1992年版部頒標準,稱山麥冬。短葶山麥冬塊根稍扁,長2~5厘米,直徑0.3~0.8厘米,具粗縱紋,味甘、微苦。
③闊葉山麥冬的塊根,稱大麥冬,塊根較其他種麥冬大,兩端鈍圓,長2~5厘米,直徑0.5~1.5厘米。干后堅硬。
健康提示
天冬與麥冬,既能滋肺陰、潤肺燥、清肺熱,又可養胃陰、清胃熱、生津止渴,對于熱病傷津之腸燥便秘,還能增液潤腸以通便。兩藥性能功用相似,相須為用。然天冬苦寒之性較甚,清火與潤燥之力強于麥冬,且能入腎滋陰,適用于腎陰不足,虛火亢盛之證。麥冬微寒,清火與滋潤之力雖稍弱,但滋膩性亦較小,且能清心除煩,寧心安神,故可治心陰不足及心火旺盛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