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圓是鮮龍眼干制而成,又名龍眼干。漢代的《梧得雜佩》中記載:“龍眼自南海尉趙陀獻漢高帝始有名。”由于龍眼八月成熟,古人稱八月為桂月,故龍眼于又稱 “桂圓”。桂圓的食用和藥用價值較高,是我國特產,國內外均視為名貴珍品。桂圓又名龍眼、寶圓,自古被視為滋補佳品。桂圓中含有豐富的糖類、鐵及維生素C。據分析,每百克鮮桂圓肉中,糖含量為45克,且為大量的果糖和葡萄糖;鐵含量為4.4毫克,維生素C為50毫克,且不易受烹炸而被破壞。另外,在桂圓肉中還含有一定量的維生素B、蛋白質、脂肪、鈣、磷等。
桂圓干功效與作用
(1)桂圓性味甘溫,具有開胃益脾、養心安神、壯陽益氣的功能,對中老年人氣虛水腫、脾虛泄瀉以及思慮過度失眠、健忘驚悸、自汗等癥,都有較好的食療功效。
(2)桂圓中含有的糖類,尤其是葡萄糖,可直接被人體所吸收,是供給機體特別是大腦熱量的重要物質。據現代醫學研究,人體衰老的中樞在大腦,大腦衰老,必然會引起全身包括皮膚面容的衰老。而桂圓中所含豐富的糖類,恰可供給大腦足夠的能量。大腦的熱能來源,主要是靠血液中的葡萄糖氧化所供給。同時維生素A、維生素B及鈣、鐵等,也都是調節細胞分裂繁殖及防止大腦細胞衰老的重要物質。特別在維生素C抗氧化、延緩衰老及提高免疫力等作用的協同下,桂圓有很好的補腦、健腦與抗衰老之效。
(3)桂圓中所含有的鐵,是人體血液和酶的重要組成成分,具有參與體內氧和二氧化碳氣體輸送的功能,有預防中老年人缺鐵性貧血癥之效。
怎樣鑒別桂圓干品質
桂圓是龍眼的別名,栓圓經加工商成于果,稱桂圓子。桂圓主產福建,品種很多,制成桂圓于后,一般都以產地走名。福建桂圓分興化桂圓和泉州泡圓兩大類。興化桂圓顆粒大而圓整,殼脆,肉質肥厚柔糯,一煮就熟,湯汁甜酶,品質優良。泉州泡因顆粒有的比;關化桂圓大,但肉薄質梗,糖分低,質量不及興化桂圓。桂圓的品質,可從外觀、干度、肉慶、重量等方面檢查。
1.外觀好的桂圓顆粒圓援,大而均勻,殼色黃亮。較差均則果形略扇,色呈暗褐,表面也不平整。
2.干度g身干的桂圓,完硬而脆,手捏易碎。身分潮的,則擔殼起癟而不易碎,碎時元聲。
3.肉厚實, 色黃 亮, 表面有一層極細致的皺紋,果柄有紅色一圈,肉頭和完核粘連,俗稱紅頂綠肉。手指接觸果肉,軟潤而不濕粘,肉與核易剝離,昧甜嫩而帶清香,無渣或少渣。如肉薄質梗,緊粘果核不易剝離,色黑褐而帶韌性,甜性不足,嚼而有渣,品質就差。至于搖之有聲,昧帶焦苦,系烘燒過度或是宿貨復:惰,品質更差。如殼外泛顯水跡,黑點、肉已滲鹵,是身分過潮或因受潮后已變質,
4.重量g肉質厚、甜性足的桂圓,份量比肉質薄甜性差的為重,品質亦好。大泡桂圓比同樣大小的興化桂圓每斤要多30只左右,所以重量也是桂圓分檔的傳統方法。鑒別桂圓還要注意霉變和蟲蛇。發霉有明和暗兩種。明霉是外殼蒂口發白點,說明每己開始。外殼泛起少數白霉花,貝IJ肉已微霉,花多的,肉已重霉。暗霉的桂圓殼色較萎藉,這是烘;墻前鮮呆已變質留有干霉痕跡的反映。
巧貯存桂圓干
在梅雨季節前要將桂圓干曝曬干透,放人干燥的木箱或缸壇內,襯墊防潮紙或食品塑料薄膜,密封,置于干燥處,經夏不致變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