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苓別名野豬苓、豬屎苓、瑕豬屎、黑豬苓、苓、泵零、泵真、茱苓、地烏桃、楓菩、野豬食。豬苓菌核具有利水滲濕的作用,是一種常用的中藥。東漢時期的《神農本草經》把豬苓列為中品,認為其“味甘平,治疲瘧,解毒……利水道,久服輕身耐老”。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認為,豬苓可解傷寒溫疫大熱,發汗,主腫脹滿腹急痛。現在臨床上常用于治療小便不利,水腫,泄瀉,淋濁帶下,以及癮痕積聚和腫瘤等。1973年有報道從豬苓中分離出豬苓多糖,并證實其有抗腫瘤作用。以后的許多研究表明,豬苓多糖具有免疫刺激作用,可提高人體免疫機能,因而能對抗腫瘤。隨后人們又發現豬苓多糖的注射液在治療慢性病毒性肝炎方面有明顯療效。
豬苓的功效與作用
1.現代研究表明,豬荃內含豬菩多聚糖、麥角街醇、生物素及蛋白質等成分。具有利尿、抗菌、提高免疫功能、保肝以及一定的抗癌作用。
2.豬等性味甘、淡,平。人脾、腎、膀朧經。功能利水滲濕,用于小便不利、水腫脹滿、泄瀉、淋濁、帶下等病。
3.在臨床上,多與獲荃、澤瀉、阿膠、滑石等同用,即 《傷寒論》中的 “豬荃湯”,擅長治療脈浮發熱、渴欲飲水、陰傷所致之小便不利等癥;與獲荃、柴胡、半夏、甘草、生姜等配伍應用,治療新久瘧疾;與半夏、肉豆范、黃柏等同用,治療腸胃寒濕、濡瀉無度、嗜臥不食等;與半夏等份研末為丸用,治療年壯氣盛、夢遺白濁;與獲荃、白術等份為散用,治療嘔吐而病在隔上而思水者。
豬苓的應用
1.藥用:豬苓是一種奇缺的名貴中藥材。除具有利尿滲濕,治小便不利、水腫脹滿、腳氣、泄瀉、淋濁帶下作用外,還有防癌、抗癌之功效,如豬苓多糖注射液,是一種較為安全的免疫調節劑,可治療病毒肝炎和抗腫瘤,它與乙肝疫苗合用治療慢性乙肝和肝功能異常,效果較好。近年的研究發現,豬苓多糖具有利尿、增強免疫機能、抗輻射、抗誘變、抗菌等多種藥理作用。通過豬苓菌絲細胞內物質代謝轉化,將無機硒結合到大分子活性物質(如多糖和蛋白質)上,成為有機硒多糖和硒蛋白,則更有利于發揮有機硒的免疫功能和豬苓的抗菌抗癌功能。實驗結果表明,豬苓是一種極耐硒的藥用真菌,富硒特性優良,是一種理想的有機硒載體。通過液體培養獲得的富硒豬苓菌絲體既可作為補硒的功能型食品,又可作為具有增效作用的抗腫瘤、抗衰老真菌類藥物。此外,豬苓多糖注射液還能治療銀屑病。
2.保健食品:曾有報道,將豬苓、黨參、首烏、當歸、云苓、血藤、澤瀉按比例組合后用水煎煮,在一般醬油的生產加工過程中將水煎液加入,可以制成保健醬油,此醬油能降低血中膽固醇含量,對肥胖患者有減肥功效。用絞股藍、溪黃草、柴胡、豬苓、靈芝菌、甘草、枸杞子制成一種治療肝病的保健茶,該茶具有疏肝理氣、清熱解毒、通經活血、健肝益腎的功效,對乙肝病毒攜帶者起到良好防治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