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心蓮別名:欖核蓮、一見喜、苦膽草、斬蛇劍。來源 爵床科植物穿心蓮的地上部分。識別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60~80cm莖直立,四方形,多分枝,枝條對生,有縱棱,節膨大。葉對生,單葉;葉片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6~7cm,寬2~3cm,先端漸尖,基部楔形,邊緣全緣,兩面均無毛;葉柄短。莖、葉味極苦。10~11月開花,花白色帶淡紫色斑紋,排成圓錐花序,生于枝頂或上部葉腋;花萼5深裂;花冠唇形;雄蕊2枚,藥室基部和花絲有毛。10~11月結果,果實直立,橢圓形,稍扁似橄欖核,長約1.5cm,寬約0.5cm,疏生腺毛,內有種子約12粒,種子有種鉤。采收:夏秋季莖葉茂盛時采割為佳,鮮用或曬干備用。穿心蓮性味功能 味苦,性寒,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的功能。用量6~10g。
【穿心蓮的功效與作用】
1.外感風熱,溫病初起:穿心蓮苦寒降泄,清熱解毒。治外感風熱或溫病初起,發熱頭痛,可單用,如穿心蓮片;亦常與金銀花、連翹、薄荷等同用。
2.肺熱咳喘,肺癰吐膿,咽喉腫痛;穿心蓮善清肺火,涼血消腫。①治肺熱咳嗽氣喘,常與黃芩、桑白皮等合用;②治肺癰咳吐膿痰,與魚腥草、桔梗等同用;③治咽喉腫痛,常與玄參、牛蒡子等藥同用。
3.濕熱瀉痢,熱淋澀痛,濕疹瘙癢:穿心蓮有清熱解毒、燥濕、止痢功效,故凡濕熱諸證均可應用。①治胃腸濕熱,腹痛泄瀉、下痢膿血者,可單用,或與苦參、木香等同用;②治膀胱濕熱,小便淋瀝澀痛,多與車前子、白茅根、黃柏等藥合用;③治濕疹瘙癢,可以穿心蓮為末,甘油調涂患處。
4.穿心蓮有瘡腫癰毒,蟲蛇咬傷的功效:穿心蓮既能清熱解毒,又能涼血消癰。①用治口瘡、齒齦腫痛,可單用或配金銀花、野菊花等同用;②若治蛇蟲咬傷者,可用鮮品搗敷,或與白花蛇舌草、重樓等同用。
【使用注意】
穿心蓮味極苦,人煎后苦勝黃連,除蛇傷外一般用量不宜過大,以免苦寒傷胃,引起惡心嘔吐,故現已制成浸膏糖衣片吞服和注射劑應用。注射劑注射后,有的人可出現頭昏、納減、或過敏性皮疹,或休克等反應。反應重的,可按青霉素過敏處理方法治療。
【類藥比較】
穿心蓮、大青葉均苦寒,能清熱解毒,治熱病、瘡癰之功相同。然穿心蓮解風熱,治溫熱于氣衛,并能燥濕,又治咳、瀉、痢、淋之患;大青葉涼血消斑,溫熱于營衛、時行疫毒、斑疹、作腮、咽痛常投。
【穿心蓮的毒副作用】
穿心蓮中毒,主要表現為毒蕈堿樣作用,使副交感神經呈興奮狀態,可刺激節后副變感神經受體,引起心跳緩慢,終使心臟麻痹而癱瘓。另外,穿心蓮對胃腸道黏膜也具有刺激作用,其出現的毒副作用主要表現在皮膚、黏膜、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等癥狀。一部分人因其特異體質可出現過敏反應。
上一篇:柿子都有哪些功效價值及營養效果
下一篇:浙貝母的功效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