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次關注 21-07-03
232次關注 21-07-03
225次關注 21-07-03
英文STEAK一詞是牛排的統稱,其種類非常多,常見的有以下四種:
TENDERLOIN(嫩牛柳,牛里脊),又叫FILLET(菲力),是牛脊上最嫩的肉,幾乎不含肥膘,因此很受愛吃瘦肉朋友的青睞。由于肉質嫩,煎成3成熟、5成熟和7成熟皆宜。
RIB-EYE(肉眼牛排),瘦肉和肥肉兼而有之,由于含一定肥膘,這種肉煎烤味道比較香。食用時不要煎得過熟,3成熟最好。
SIRLOIN(西冷牛排,牛外脊),含一定肥油,由于是牛外脊,在肉的外延帶一圈呈白色的肉筋,總體口感韌度強、肉質硬、有嚼頭,適合年輕人和牙口好的人吃。食用中,切肉時連筋帶肉一起切,另外不要煎得過熟。
T-BONE(T骨牛排),呈T字型,是牛背上的脊骨肉。T型兩側一邊量多一邊量少,量多的是肉眼,量稍小的便是菲力。此種牛排在美式餐廳更常見,由于法餐講究精致,對于量較大而質較粗糙的T骨牛排較少采用。
利用手指就可去檢查牛排的成熟程度,如牛肉的彈性跟食指和拇指下的“雞髀肉”差不多,即表示牛排已達五成熟。中指和拇指合攏的硬度等于七成熟,小指和拇指合攏的程度大約等于10成熟。
營養價值
牛排中所含的人體所需元素,是最多最高最豐富的。其中包括:蛋白質、血質鐵、維生素、鋅、磷及多種氨基酸。
1.牛排食物中所含有人體所須這8種必需氨基酸,而且是100%吸收。
2.牛排的瘦肉部分,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鐵質、維生素B群等優異的營養成分。
3.牛排的另一特征,即是含有均衡營養的氨基酸。發育期的小孩為有強壯的體魄;老年人消化機能退化、吸收能力降低等,都需多加攝取。
4.牛排含豐富、易為人體吸收的鐵質,將氧氣、能量輸送到身體各處,都靠血液中紅血球的血紅素。而其成分都不能缺少鐵質。食物中所含的鐵質共分2種,常減肥的女性容易出現貧血的現象,對于想保持神采奕奕的人,預防貧血是很重要的。
食用功效
1、補充蛋白質:牛肉富含豐富蛋白質,氨基酸組成比豬肉更接近人體需要,能提高機體抗病能力,對生長發育及術后,病后調養的人在補充失血、修復組織等方面特別適宜,寒冬食牛肉可暖胃,是該季節的補益佳品。
2、補中益氣:牛肉有補中益氣,滋養脾胃,強健筋骨,化痰息風,止渴止涎之功效,適宜于中氣下隱、氣短體虛、筋骨酸軟、貧血久病及面黃目眩之人食用。
適用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適宜于生長發育、術后、病后調養的人、中氣下隱、氣短體虛、筋骨酸軟、貧血久病及面黃目眩之人食用。
禁忌人群
感染性疾病、肝病、腎病的人慎食;黃牛肉為發物,患瘡疥濕疹、痘痧、瘙癢者慎用;高膽固醇、高脂肪、老年人、兒童、消化力弱的人不宜多吃。
選購技巧
1、優質牛排:口感Q彈,有正常的牛肉味,肌肉纖維的嚼勁好,煎全熟后容易變老(說明這個牛排沒有添加嫩肉粉。是整塊切割的牛排)。
劣質牛排:怎么煎也不會太老,口感較渣、沒彈性,更有甚者入口即化。
2、煎牛排到5成熟左右,切開牛排,看中間肉質的顏色。正常的牛排,烹飪后的邊沿顏色是肉棕色的。如果有其他不好的添加劑加入的牛排,顏色會較鮮艷一點。
3、外形:
組合/拼接牛排:太過圓潤規整。
整體切割牛排:不會太過圓潤規整。
4、肌肉紋理:
合成/拼接牛排:紋理散亂,沒有一致的走向。
整塊切割牛排:肌肉紋理自然,每一組肌肉纖維的走向都是一致的。
5、解凍后:
組合/拼接牛排:由于是用碎肉、其他不合適做牛排部位的牛肉(還有其他肉)等加粘合劑壓縮粘合而成,解凍后多少會出現許多細微的空洞,對著光看,會更加明顯。
6、價格:整體原切牛排價格一般都比合成/拼接牛排貴。當然,也有商家會故意提價銷售。這招分辨方法慎用。
7、按慣例牛越小,牛肉的等級越高,切成的牛排就越受歡迎。
8、要區分牛排是不是拼接的,要看配料,配料里面亂七八糟東西多就不靠譜,配料里面只有牛排就是原裝的。
9、真正的好牛排,自然解凍后,其紋路都是朝向一個方向的,物理切割形成的切口,自然流暢,而且解凍后的肉呈單純的肉紅色,一般進口牛排由于長時間處于急凍溫度下呈暗紅色。
英文STEAK一詞是牛排的統稱,其種類非常多,常見的有以下四種: TENDERLOIN(嫩牛柳,牛里脊),又叫FILLET(菲力),是牛脊上最嫩的肉,幾乎不含肥膘,因此很受愛吃瘦肉朋友的青睞。由于肉質嫩,煎成3成熟、5成熟和7成熟皆宜。 RIB-EYE(肉眼牛排),瘦肉和肥肉兼而有之,由于含一定肥膘,這種肉煎烤味道比較香。食用時不要煎得過熟,3成熟最好。 SIRLOIN(西冷牛排,牛外脊),含一定肥油,由于是牛外脊,在肉的外延帶一圈呈白色的肉筋,總體口感韌度強、肉質硬、有嚼頭,適合年輕人和牙口好的人吃。食用中,切肉時連筋帶肉一起切,另外不要煎得過熟。 T-BONE(T骨牛排),呈T字型,是牛背上的脊骨肉。T型兩側一邊量多一邊量少,量多的是肉眼,量稍小的便是菲力。此種牛排在美式餐廳更常見,由于法餐講究精致,對于量較大而質較粗糙的T骨牛排較少采用。 利用手指就可去檢查牛排的成熟程度,如牛肉的彈性跟食指和拇指下的“雞髀肉”差不多,即表示牛排已達五成熟。中指和拇指合攏的硬度等于七成熟,小指和拇指合攏的程度大約等于10成熟。
選部位。初來乍到者可能不知道怎么選擇部位,當然不是越貴的就一定越適合你。牛肉切割圖是非常專業的對牛身上每一個部位都詳細描述和區分。作為吃牛肉的人,不需要全部弄明白,只需要了解自己偏好的口感,掌握幾個典型的名詞就可以從容地挑選了。比如菲力是從臀肉和腰肌肉取下的一塊牛里脊,牛身上最柔軟的部位,最適合煎或炭烤。T骨在去骨和切去菲力之后便是紐約客肉質非常柔軟。而肋眼切成1、5厘米厚煎烤最適合。并不一定最貴的部位就最適合你選什么樣的部位還要取決于烹調方法,比如牛嫩肩肉,肉質結實而富有彈性,厚薄口感都很好,除了做牛排,還可以做火鍋片,或者燒肉、炒肉,特別是中端以后部分油花最多,若處理得好,口感甚至不會輸給肋眼。
牛排一定要吃嫩的。一塊牛肉用煎烤的方式烹調成外熟內生來食用,可以嘗到有別于其他肉類烹調的原汁原味,這就是說的牛排。這種最簡單的做法,可以凸顯牛肉最高的營養價值。牛肉被分成三六九等,按慣例牛越小,牛肉的等級越高,切成的牛排就越受歡迎。不同部位的牛肉有不同的名稱,比如最受歡迎的菲力最為柔軟,口感知名細膩。其實,影響牛排口感老與嫩的原因還有很多,除了牛的年紀,還有油花的分布、飼養方式、牛的種類、烹飪技術、切割逆紋、去筋或斷筋等因素。很多國內的西餐廳,甚至使用嫩粉或蘇打等特殊加工手法炮制牛排,對牛排的口感都會產生一定影響。
391 閱讀 21-07-03
804 閱讀 21-07-03
522 閱讀 21-07-03
243 閱讀 21-07-03
322 閱讀 21-07-03
430 閱讀 21-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