鱸魚的各家論述
1.《本草經疏》:鱸魚,味甘淡氣平與脾胃相宜。腎主骨,肝主筋,滋味屬陰,總歸于臟,益二臟之陰氣,故能益筋骨。脾胃有病,則五臟無所滋養,而積漸流于虛弱,脾弱則水氣泛濫,益脾胃則諸證自除矣。
2.崔禹錫《食經》:主風痹,面皰。補中,安五臟。
又:鱸魚肉多食發痃痔瘡腫,不可同乳酪食。
3.《食療本草》:安胎、補中。
4.《嘉祐本草》:補五臟,益筋骨,和腸胃,治水氣。
5.《本草衍義》:益肝腎。
6.《隨息居飲食譜》:鱸魚,多食發瘡患癖,其肝尤毒。中其毒者,蘆根汁解之。
相關推薦

565次閱讀 2021-09-05 21:02:26

512次閱讀 2021-08-12 07:02:12

442次閱讀 2021-08-12 06:13:14
448次閱讀 2020-10-18 14:10:50
472次閱讀 2021-08-30 15:15:07
熱門文章
你的養生服務專家
免費查詢知識
精選閱讀
-
十大容易流產的水果 孕婦不能吃的十大水果
孕婦是一個特殊群體,在懷孕期間,孕婦要注意的地方有很...
14018次閱讀
-
翅果菊的功效作用和藥用價值
翅果菊又稱之為山萵苣,苦窩筍(江西?。今R草(廣東...
6449次閱讀
-
四季養生:春養肝,夏養腎,秋養肺,冬養心
循天時之變,一年四季,自然規律表現為春溫、夏熱、秋涼...
5975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