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男孩的秘訣
生男孩的秘訣有哪些?民間有不少的秘訣方法能提高生男孩的幾率,如通過調節備孕時期的飲食,多吃堿性食物,或者可以通過改變陰道酸堿性,堿性環境能提高生男孩的概率。另外,改變同房姿勢、制造性高潮、找準同房時間、避免高齡生育等方法,也被認為能夠提高生男孩的概率。不過,這些方法并不一定具有科學性,生男孩的秘訣僅用于日常作參考,最重要的是要做好備孕工作,調理好身體,這樣寶寶才能健康出生。生男孩的秘訣可具體參考以下7種方法:
1、備孕時期多吃堿性食物
生活中有種說法認為,食物的酸堿性能夠改變身體的酸堿值,從而影響女性陰道分泌物質,如果是分泌出堿性物質,則適合Y精子生存,因而更容易生男孩,相反,如果分泌出酸性物質,則酸性環境更適合X精子生存,容易生女孩。堿性食物多為蔬菜、水果等,例如土豆、菠菜、西紅柿、白菜、胡蘿卜、蘋果、香蕉、木瓜、雪梨、橘子等。
多吃堿性食物能生男孩,這種說法從醫學角度看并不準確。因為人體的PH值是基本恒定的,很難僅僅通過某一類食物就能改變人體的PH值。再加上孕婦需要更多的營養,如果僅僅食用堿性食物而不吃酸性食物,像豬肉、雞肉、魚肉等肉類食物,單一的飲食容易導致營養不良。所以,備孕媽媽還是要注意酸性食物和堿性食物都要適量食用。
2、堿性水沖洗陰道
有些夫妻想要生男孩,可以考慮如何增強陰道的堿性環境,從而讓Y精子生存更久一些,除了說改變食物外,還可以用堿性的水來沖洗女性陰道。如果要生男孩,增強陰道的堿性環境。
實際上,使用堿性水來沖洗陰道,這種做法沒有科學性,并且,因為陰道是很容易感染的,如果利用蘇打水等液體沖洗陰道,反而可能會導致陰道菌群失衡誘發炎癥,所以各位備孕的媽媽在使用這個方法提高生男孩幾率時,尤其要謹慎考慮。
3、制造性高潮
正常女性的陰道通常呈現強酸性,第一次高潮后,會轉變為酸性,第二次高潮后,會變化成弱酸性。而精液呈堿性,在女性達到高潮時,會增強陰道的堿性,比較適合帶有Y染色體精子生長,所以想生男孩的備孕爸爸媽媽應該盡量創造高潮,增加讓陰道堿性變強的機會。
同房是男女受孕的前提條件之一,在同房時順利射精并和卵子結合形成受精卵,這樣才能順利懷孕。同房時制造高潮,是男女雙方一次美妙的體驗,同時,女性達到性高潮,更容易促進精子和卵子結合。不過能否讓Y精子沖破突圍并順利受精,這還是需要雙方努力的。
4、夏天受孕
受精卵結合前一個月的環境溫度,也就是男生與女生在性行為發生前的一個月所處環境的溫度,是影響寶寶性別的重要因素之一。想生男孩,最好在夏天受孕,同理,如果想生女孩,則盡量在冬天受孕。這是因為高溫環境容易創造男寶寶,低溫環境容易創造女寶寶。高溫會影響精子的X染色體,讓女寶寶不容易出生;低溫會影響精子的Y染色體,讓男寶寶不容易出生。
對于受孕時環境溫度是否能影響到性染色體從而影響寶寶性別,對此并沒有足夠的科學依據,不管是在哪個季節受孕,決定寶寶性別的是男性精子。需要注意的是,在夏天同房要避免同房后對著空調或者風扇直吹,在冬天同房時注意保暖以免著涼,調理好身體,寶寶才能健康發育。
5、同房姿勢選擇站姿或后入式
想生男孩,可以采取站姿或后入式姿勢,同房后安靜地平躺一會兒。這種同房姿勢是能夠讓陰莖更深入,更容易射精,射精的位置深,精子即可早點到達子宮。 所以,若想生男,性交時將精液射到陰道深部,這樣有助于Y精子在宮頸附近出現,降低它長途跋涉穿越宮頸黏液的困難同樣地,如果想生女孩,不妨試試傳教士體位或女上式同房姿勢。
6、 生育年齡不能太晚
男性的精子數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減少,所以年齡大的男士生女孩的機率特別高。同樣地,女性的年齡越大,由于老化作用的影響,會使子宮內的堿性分泌物逐年降低,生女孩的機會也大幅提高。所以,年紀較大的夫妻生女兒的機率比年輕夫妻高。
對于這種說法,其實并不一定準確。因為生男生女只是概率問題,和年齡的大小并沒有太大關系。不過從優生的角度來看,夫妻應在最佳生育年齡孕育寶寶。女性的生育年齡在23-30歲之間為最佳時期,男性為30-35歲,女性最好不超過30歲,男性不超過35歲。
相關推薦

14767次閱讀 2021-07-07 14:21:19

14380次閱讀 2021-09-02 23:34:33

5661次閱讀 2021-07-13 21:18:20

5389次閱讀 2021-07-07 14:40:34

200次閱讀 2021-09-05 22:40:24

2177次閱讀 2021-09-05 22:36:20
熱門文章
你的養生服務專家
免費查詢知識
精選閱讀
-
十大容易流產的水果 孕婦不能吃的十大水果
孕婦是一個特殊群體,在懷孕期間,孕婦要注意的地方有很...
14018次閱讀
-
翅果菊的功效作用和藥用價值
翅果菊又稱之為山萵苣,苦窩筍(江西省),山馬草(廣東...
6449次閱讀
-
四季養生:春養肝,夏養腎,秋養肺,冬養心
循天時之變,一年四季,自然規律表現為春溫、夏熱、秋涼...
5975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