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梅的常用配方
1.《本經》:主下氣,除熱煩滿,安心,肢體痛,偏枯不仁,死
肌,去青黑痣、惡肉。
2.《別錄》:止下痢,好唾口干。利筋脈,去痹。
3.陶弘景:傷寒煩熱,水漬飲汁。
4.盂詵:大便不通,氣奔欲死,以烏梅十顆,置湯中,須臾挼去核,杵為丸如棗大,納下部,少時即通。擘破水漬,以少蜜相和,止渴。霍亂心腹不安,及痢赤、治瘧方多用之。
5.《本草拾遺》:去痰,主瘧瘴,止渴調中,除冷熱痢,止吐逆。
6.《日華子本草》:除勞,治骨蒸,去煩悶,澀腸止痢,消酒毒,治偏枯皮膚麻痹,去黑點,令人得睡。又入建茶、干姜為丸,止休息痢。
7.《本草圖經》:主傷寒煩熱及霍亂躁渴,虛勞瘦贏,產婦氣痢等方中多用之。
相關推薦

2474次閱讀 2021-07-07 17:12:14

630次閱讀 2021-09-06 02:03:05

454次閱讀 2021-09-05 16:52:04

692次閱讀 2021-08-11 22:37:54
357次閱讀 2020-10-18 15:16:30
426次閱讀 2020-10-18 13:27:38
421次閱讀 2021-08-31 15:33:05
熱門文章
你的養生服務專家
免費查詢知識
精選閱讀
-
十大容易流產的水果 孕婦不能吃的十大水果
孕婦是一個特殊群體,在懷孕期間,孕婦要注意的地方有很...
14018次閱讀
-
翅果菊的功效作用和藥用價值
翅果菊又稱之為山萵苣,苦窩筍(江西省),山馬草(廣東...
6449次閱讀
-
四季養生:春養肝,夏養腎,秋養肺,冬養心
循天時之變,一年四季,自然規律表現為春溫、夏熱、秋涼...
5975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