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3次關注 21-09-03
367次關注 21-09-03
魚類的魚尾.
營養價值
1.蛋白質:不管是哪種魚肉,其中的蛋白質含量都非常的豐富,比如黃魚中所含有的蛋白質含量達到17.6%、帶魚中則含有18.1%、鮐魚含21.4%、鰱魚含18.6%、鯉魚含 17.3%、鯽魚含13%。研究發現,魚肉中所含有的蛋白質都是完全蛋白質,而且蛋白質所含必需氨基酸的量和比值最適合人體需要,因此很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
2.脂肪含量低:在魚肉中的脂肪含量非常的少,大多數只有1%--4%,而且多為不飽和脂肪酸,這對人體健康非常的有利。比如黃魚含0.8%、帶魚含3.8%、鮐魚含4%、鰱魚含4.3%、鯉魚含5%、鯽魚含1.1%,而在鳙魚中脂肪的含量僅僅只有0.9%。而且研究還發現,魚肉的脂肪多由不飽和脂肪酸組成,不飽和脂肪酸的碳鏈較長,經常食用具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
3.無機鹽、維生素含量較高: 魚肉的營養價值非常之多,在魚肉中多半都含有無機鹽以及維生素的存在,特別是在海水魚中,無機鹽等營養物質更加的豐富,除此之外,在海水魚和淡水魚中還含有磷、鈣、鐵等無機鹽。很多人都不知道,在魚肉中還含有大量的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B1、尼克酸等營養物質,而且都是人體需要的營養素。
食用功效
1、滋補:魚肉含有葉酸、維生素B2、維生素B12等維生素,有滋補健胃、利水消腫、通乳、清熱解毒、止嗽下氣的功效,對各種水腫、浮腫、腹脹、少尿、黃疸、乳汁不通皆有效。
2、安胎:食用魚肉對孕婦胎動不安、妊娠性水腫有很好的療效。
3、保護心血管:魚肉含有豐富的鎂元素,對心血管系統有很好的保護作用,有利于預防高血壓、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
4、養肝補血:魚肉中富含維生素A、鐵、鈣、磷等,常吃魚還有養肝補血、澤膚養發的功效。
5、補充蛋白質:魚肉所含的蛋白質都是完全蛋白質,而且蛋白質所含必需氨基酸的量和比值最適合人體需要,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
6、降低膽固醇:脂肪含量較低,且多為不飽和脂肪酸,不飽和脂肪酸的碳鏈較長,具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
7、補充營養素:含有豐富的磺,還含有磷、鈣、鐵等無機鹽。魚肉還含有大量的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B1、尼克酸。這些都是人體需要的營養素。
適用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禁忌人群
海鮮過敏者忌食。
選購技巧
1、表皮:新鮮魚表皮有光澤,鱗片完整,緊貼魚身,鱗層鮮明,魚身附著的稀薄粘液是魚體固有的生理現象。不新鮮魚表皮灰暗無光澤,鱗片松脫,層次模糊不清,有的魚鱗片變色,表皮有厚粘液。腐敗變質的魚色澤全變,表皮有厚粘液。腐敗變質的魚色澤全變,表皮液體粘手,且有臭味。
2、肉質:新鮮魚肉組織緊密,肉質堅實,用手按彈性明顯,手松開被按處的凹陷處久久難以平復,手能使肉與骨脫離。
魚類的魚尾.
1.魚腮
新鮮的魚鰓蓋緊閉,魚鰓色澤鮮紅,有的還帶血,無粘液和污物,無異味。魚鰓淡紅或灰紅,魚已不新鮮。如魚鰓灰白或變黑,附有濃厚粘液與污垢,并有臭味,說明魚已腐敗變質。
2.魚眼
新鮮的魚眼光潔明亮,略呈凸狀,完美無遮蓋。不新鮮的魚眼灰暗無光,甚至還蒙上一層糊狀厚膜或污垢物,使眼球模糊不清,并呈凹狀。腐敗變質的眼球破裂移位。
3.魚鰭
新鮮魚鰭的表皮緊貼鰭的鰭條,完好無損,色澤光亮。不新鮮魚鰭表皮色澤減退,且有破裂現象。腐敗變質的表皮剝脫,鰭條散開。
4.表皮
新鮮魚表皮有光澤,鱗片完整,緊貼魚身,鱗層鮮明,魚身附著的稀薄粘液是魚體固有的生理現象。不新鮮魚表皮灰暗無光澤,鱗片松脫,層次模糊不清,有的魚鱗片變色,表皮有厚粘液。腐敗變質的魚色澤全變,表皮有厚粘液。腐敗變質的魚色澤全變,表皮液體粘手,且有臭味。
5.肉質
新鮮魚肉組織緊密,肉質堅實,用手按彈性明顯,手松開被按處的凹陷處久久難以平復,手能使肉與骨脫離。
6.體態
新鮮魚拿起來身硬體直,有的魚如黃墻或鱸魚、烏魚等,上市時為保鮮而放入冰塊,頭尾往上翹,且仍然是新鮮的。若拿在手上肉無彈性,頭尾松軟下垂,就不夠新鮮。新鮮魚魚唇堅實,不變色,腹緊,肛門周圍呈一圓坑狀。不新鮮的唇肉蒼白甚至骨分離開裂,腹部脹大松軟,肛門突出。
515 閱讀 21-09-03
416 閱讀 21-09-03
513 閱讀 21-09-03
423 閱讀 21-09-03
388 閱讀 21-09-03
447 閱讀 21-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