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瓜為葫蘆得植物絲瓜或粵絲瓜的鮮嫩果實,又稱吊瓜,原產于南洋,明代引種到我國,成為人們常吃的蔬菜。絲瓜的藥用價值最高,全身都可入藥。絲瓜所含各類營養在瓜類食物中較高,所含皂甙類物質、絲瓜苦味質、黏液質、木膠、瓜氨酸、木聚糖和干擾素等特殊物質具有一定的特殊作用。
營養價值
絲瓜尖就是絲瓜藤的嫩尖,絲瓜尖中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纖維、鈣、磷、鐵、瓜氨酸以及核黃素等B族維生素、維生素C,還含有人參中所含的成分———皂甙類物質,具有一定的強心作用。是夏秋之家常蔬菜,鮮美、滑爽,老幼咸宜,營養豐富,且頗具藥用價值。
食用功效
1、抗病毒、抗過敏:絲瓜尖含有抗病毒、抗過敏的活性成分。
2、補充維生素c:維生素C含量豐富,可用于抗壞血病及預防各種維生素C缺乏癥。
3、大腦保健:所含B族維生素有利于小兒及中老年人大腦保健。
4、美容護膚:絲瓜尖的汁液具有保持皮膚彈性的特殊功能,能美容去皺。
5、絲瓜尖(也就是絲瓜藤),還能起到通筋活絡、鎮咳祛痰的作用。
適用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禁忌人群
體虛內寒、經常腹瀉的人不能多吃。
選購技巧
外皮細嫩有彈性為好。
絲瓜為葫蘆得植物絲瓜或粵絲瓜的鮮嫩果實,又稱吊瓜,原產于南洋,明代引種到我國,成為人們常吃的蔬菜。絲瓜的藥用價值最高,全身都可入藥。絲瓜所含各類營養在瓜類食物中較高,所含皂甙類物質、絲瓜苦味質、黏液質、木膠、瓜氨酸、木聚糖和干擾素等特殊物質具有一定的特殊作用。
絲瓜中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纖維、鈣、磷、鐵、瓜氨酸以及核黃素等B族維生素、維生素C,還含有人參中所含的成分―皂甙。絲瓜,有通經絡、行血脈、涼血解毒的功效,民間經常用它來治療婦科疾病,絲瓜在烹制時應注意盡量清淡、少油,以保持其香嫩爽口的特點。吃絲瓜時最好去皮,防止污染物藏存于表皮。
絲瓜的種類較多,常見的絲瓜有兩種:線絲瓜和胖絲瓜。
線絲瓜細而長,購買時應挑選瓜形挺直,大小適中,表面無皺,水嫩飽滿,皮色翠綠,不蔫不傷者為好。
胖絲瓜相對較短,兩端大致粗細一致,購買時應挑選皮色新鮮,大小適中,表面有細皺,并附有一層白色絨狀物,無外傷者為佳。
絲瓜爽滑鮮甜,香嫩爽口,并且有通經絡、涼血解毒的功效,不僅可以用來炒,還能用來滾湯,是不少市民做家常菜的選擇。不過,如果沒有選到好的絲瓜,吃起來可能會有點苦,菜農解釋說這是因為絲瓜還沒有被摘下來之前,絲瓜與絲瓜的藤粘在一起生長,太陽光不足夠。絲瓜會變苦,是因為絲瓜在生長期間沒有充分的光合作用因此,選擇絲瓜時要注意,盡量避免選到苦絲瓜,一般來說,很硬的絲瓜就會苦。
首先,看絲瓜外觀,不要選擇瓜形不周正、有突起的絲瓜。然后,摸摸絲瓜的外皮,挑外皮細嫩些的,不要太粗,不然絲瓜很可能已老,有一顆顆的種子。
接著,把絲瓜拿在手里掂量掂量,感覺整條瓜要有彈性;手指稍微用力捏一捏,如果感覺到硬硬的,就千萬不要買,硬硬的絲瓜就非常有可能是苦的。
另外,如果賣絲瓜老板答應,還可以掰斷絲瓜頭,放在嘴里嘗一嘗,一嘗就知道苦或者不苦啦。
好的絲瓜,粗細均勻,用手捏一下,很結實,這是新鮮的;如果軟塌塌的,是放久了。皮的顏色發暗,不青翠且較粗就是老了,絲瓜一定要去皮吃,即使很嫩,也要削掉皮,不然很難吃。
注意事項
絲瓜選購技巧:外皮細嫩有彈性為好。
好的絲瓜,粗細均勻,用手捏一下,很結實,這是新鮮的;如果軟塌塌的,是放久了。皮的顏色發暗,不青翠且較粗就是老了,絲瓜一定要去皮吃,即使很嫩,也要削掉皮,不然很難吃。
345 閱讀 21-07-06
436 閱讀 21-07-06
462 閱讀 21-07-06
483 閱讀 21-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