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的注意事項
1、不宜飲濃茶
茶水一般在人體內能滯留3小時左右,而濃茶滯留時間則更長,這樣茶堿在人體內積聚過多,致使神經功能失調。由于茶葉中鞣酸的作用,可使腸粘膜分泌粘液功能下降,發生便秘。茶量一般每天以5~10克,分二次泡飲為宜。
2、不宜空腹飲茶
早晨空腹不宜飲茶,因為空腹飲茶,沖淡了胃液,降低了胃酸的功能,妨礙消化,并影響對蛋白質的吸收,易引起胃粘膜炎癥。
不宜用茶水服藥:茶葉中含有大量鞣酸。如果用茶水服藥,鞣酸同藥物中的生物堿、蛋白質及金屬鹽等發生化學作用而產生沉淀,勢必影響藥物療效,甚至失效。茶葉是有興奮中樞神經的作用,凡服安神、鎮靜、催眠等藥物以及服用含鐵補血藥、酶制劑藥、含蛋自質藥物時,均不宜用茶水送服。
3、不宜睡前飲茶
睡前兩小時,最好不要飲茶。否則會使精神過于興奮而影響入睡,甚至引起失眠。老年人睡前飲茶,易心慌不安、多尿,更會影響睡眠。如因飲茶引起失眠,即使服用安眠藥,也是無濟于事的。
4、不宜飲茶過度
由于茶葉里有咖啡因,過度飲茶會引起煩躁、焦急、心悸、不安等癥,從而產生失眠;還會抑制胃腸,妨礙消化,降低食欲。所以要注意飲茶適量。
5、不宜飲久泡茶水
飲茶要現泡現飲,這樣效果好,如泡時過久,就會失去茶香,使茶中維生素C、維生素B遭受破壞。另外,久泡茶葉其中咖啡因會積聚過多,鞣酸大大增加,會產生刺激作用,特別是患有痛風、心血管與神經系統病者,更應忌飲久泡的茶水。
6、不宜飲隔夜茶
茶水放久了,不僅會失卻維生素等營養成分,且易發餿變質,甚至生霉。茶水中的鞣酸還會成為刺激性很強的氧化物,易傷脾胃引起炎癥。
7、不宜飲頭遍茶
是因為一方面出于色香的考慮,為了取其精華,另一方面是為了少喝進些霉菌。因為茶葉在生產、包裝、運輸、存放過程中。極易受霉菌污染,尤其在不提倡用滾水泡茶,以求盡可能多地保存維生素C與其它營養成分的時候,霉菌是殺不盡的。因此盡量不飲頭遍茶,把浮在茶面的茶水倒掉,更為安全。
8、不宜發燒時飲茶
有些發燒的患者卻仍照常喝茶,甚至濃茶,這樣不但不能降低體溫,還會導致體溫增高,由于茶葉中的茶堿會提高人體溫度,還會使降溫藥物的作用消失或大為減少。
相關推薦

14767次閱讀 2021-07-07 14:21:19

14380次閱讀 2021-09-02 23:34:33

5661次閱讀 2021-07-13 21:18:20

5389次閱讀 2021-07-07 14:40:34

200次閱讀 2021-09-05 22:40:24

2177次閱讀 2021-09-05 22:36:20
熱門文章
你的養生服務專家
免費查詢知識
精選閱讀
-
十大容易流產的水果 孕婦不能吃的十大水果
孕婦是一個特殊群體,在懷孕期間,孕婦要注意的地方有很...
14018次閱讀
-
翅果菊的功效作用和藥用價值
翅果菊又稱之為山萵苣,苦窩筍(江西?。?,山馬草(廣東...
6449次閱讀
-
四季養生:春養肝,夏養腎,秋養肺,冬養心
循天時之變,一年四季,自然規律表現為春溫、夏熱、秋涼...
5975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