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棗的傳說
唐代永淳年間,相國寺有位和尚名允惠,患了癲狂證,經常妄哭妄動,狂呼奔走。病程半年,雖服了許多名醫的湯藥,均不見好轉。允惠的哥哥潘某,與名醫孫思邈是至交,潘懇請孫思邈設法治療。孫詳詢病情,細察苔脈,然后說道:“令弟今夜睡著,明日醒來便愈。”潘某聽罷,大喜過望。孫思邈吩咐:“先取些成食給小師父吃,待其口渴時再來叫我。”到了傍晚時分,允惠口渴欲飲,家人趕緊報知孫思邈,孫取出一包藥粉,調入約半斤白酒中,讓允惠服下,并讓潘某安排允惠住一間僻靜的房間。不多時,允惠便昏昏入睡,孫再三囑咐不要吵醒病人,待其自己醒來,直到次日半夜,允惠醒后,神志已完全清楚,癲狂痊愈,潘家重謝孫思邈,并問其治愈道理。孫回答:“此病是用朱砂酸棗仁乳香散治之,即取辰砂一兩,酸棗仁及乳香各半兩,研末,調酒服下,以微醉為度,服畢令臥睡,病輕者,半日至一日便醒,病重者二三日方覺,須其自醒,病必能愈,若受驚而醒,則不可能再治了。昔日吳正肅,也曾患此疾,服此一劑,競睡了五日才醒,醒來后病也好了。”這一巧治癲狂之法,取其酸棗仁有安神之功,配伍朱砂,故收到理想療效。在我國,酸棗仁入藥尤早,其氣微弱,味甘性平無毒。遠在《神農本草經》中就被列作上品,說它能治療“心腹寒熱,邪結氣聚,四肢酸痛濕痹。久服安五臟,輕身延年”。《名醫別錄》還稱其“補中,益肝氣,堅筋骨,助陰氣,能令人肥健”。目前,中醫界普遍認為酸棗仁的功用是養肝.寧心,安神、斂汗,可以治療虛煩不眠、驚悸怔忡、自汗盜汗等癥。近代藥理證實,酸棗仁確有鎮靜、催眠作用并常與中藥馬來眠同用于增加療效。
相關推薦

2793次閱讀 2021-07-07 14:31:21

644次閱讀 2021-09-06 00:32:50

773次閱讀 2021-08-12 06:16:43

662次閱讀 2021-08-12 00:10:33
519次閱讀 2020-10-18 15:25:21
670次閱讀 2021-08-29 05:36:28
熱門文章
你的養生服務專家
免費查詢知識
精選閱讀
-
十大容易流產的水果 孕婦不能吃的十大水果
孕婦是一個特殊群體,在懷孕期間,孕婦要注意的地方有很...
14018次閱讀
-
翅果菊的功效作用和藥用價值
翅果菊又稱之為山萵苣,苦窩筍(江西省),山馬草(廣東...
6449次閱讀
-
四季養生:春養肝,夏養腎,秋養肺,冬養心
循天時之變,一年四季,自然規律表現為春溫、夏熱、秋涼...
5975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