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司的介紹 吐司的種類

吐司的介紹
吐司是英文toast的音譯(粵語廣東話叫多士),,實際上就是用長方形帶蓋或不帶蓋的烤聽制作的聽型面包。用帶蓋烤聽烤出的面包經切片后呈正方形,夾入火腿或蔬菜后即為三明治。用不帶蓋烤聽烤出的面包為長方圓頂形,類似我國的長方形大面包。吐司面包是西式面包的一種,在歐陸式早餐常見,在香港的茶餐廳也有,原料是方包,放在烤面包機(香港稱作“多士爐”)烤至香口,取出,在方包的一邊批上奶油、牛油、果醬等配料,兩塊方包夾起來便成,是熱食的。溫度高時較為松軟好吃,低溫的狀態下會變硬,風味口感都會差很多。另外,有時因為個人的喜好,有人會把烤面包拿來炸。
曾經有人問愛因斯坦:“世界上最偉大的發明是什么?”他毫不猶豫地回答道:“面包!”
面包是由古代埃及人和巴比倫人發明的。最初,他們將面粉和入水和鹽制成面包,但由于面團沒有經過發酵,所以這種面包又干又硬。后來,埃及人在無意中將和好的面團放置在陽光下,面團受熱后便自行發酵,這時再把面團放在火上烤熟,做出來的面包就變得松軟可口了。
后來,埃及人的面包自然發酵技術傳入了希臘和羅馬。公元前5世紀,歐洲一些城市相繼出現了專業的面包作坊。公元14世紀,面包烤爐在歐洲問世,這大大減輕了制作面包的勞動強度。17世紀,荷蘭人雷文虎又發現了酵母菌,從此,用酵母菌發酵的面包制作法便流行于歐洲。18世紀以來,隨著機器和電力的出現,面包的生產進入了機械化和自動化的工業時代。
面包按口味可分為咸面包和甜面包,按用途可分為主食面包和點心面包,按形態可分為長形、圓形、長方形、棍形和花形等面包,按原料可分為全麥、黑麥、土豆、棉子蛋白等面包,按添加物又可分為牛奶、果醬、維生素、葡萄糖、夾肉等面包,但習慣上人們主要按照烘烤方式將面包分為軟面包和硬面包兩大類。
軟面包制作時需將發酵面團裝入一定形態的烤聽內餳發,然后再放入烤箱內烤制而成;硬面包制作時不需要烤聽,只需將揉成一定形狀的面包坯直接放在烤盤上,餳發后再放入烤箱中烤熟。
近年來,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加強,面包家族中又出現了許多新面孔,如大豆面包、蔬菜面包、蘑菇面包、學生午餐面包等等。
在西方,面包被譽為“食品之母”。人們為了將面包做得又好吃又好看,而且富于營養,便在面包的造型上大動腦筋,并且有意地在面包中添加各種東西或想方設法變換面包的餡心,但最終還是脫離不了面包的本來面目。另外,當今流行的三明治、漢堡包、熱狗等,也都是從面包中派生出來的。
吐司的種類
烤面包因為有多種內容,所以也有多項名稱
港式茶餐廳常見種類
奶油多=煉奶+牛油
奶醬多=煉奶+花生醬
油占多=牛油+果醬
西多士
臺式泡沫紅茶店常見種類
椰香吐司
藍莓吐司
草莓吐司
相關文章
吐司的營養功效
面包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少量維生素及鈣、鉀、鎂、鋅等礦物質,口味多樣,易于消化、吸收,食用方便,在日常生活中頗受人們喜愛。
吐司的做法大全
1.白吐司面包的制作
原料:中種面團:高粉3500g,酵母75g,水2000ml。 主面團:高粉1500g,糖500g,鹽100g,牛奶500ml,S-50050g,水300ml,黃油300g
制作方法:
1.將中種面團的配料,慢速攪拌至均勻,理想面團溫度26度,發酵3小時。
2.將發好酵的中種面團和主面團的配料全部混合用中速配料,最后加入黃油,攪拌至面筋擴展,理想面團溫度26度。
3.基本發酵、分割、整型,最后發酵,烤焙。
2.西多士的做法
原料:白吐司兩片,雞蛋一個,花生醬,牛奶
做法:
1. 白吐司切邊,然后其中一片中間涂花生醬,四周請不要涂,然后另外一片蓋上。
2. 打個雞蛋進去盤子,倒少許牛奶攪散,然后把那兩片夾著花生醬的土司放進來吸收蛋液。正面反面啊還有四個邊都要吸啊。
3. 平底鍋,放少許油,把吐司放進來煎,煎好正面煎反面,然后四個邊不要忘記,都煎一煎。
3.加泰羅尼亞式甜吐司的做法
原料:厚白吐司面包100克,雞蛋1只 ,糖50克,橙汁20克,香草莢半根,奶油200克,黃油10克。
做法:
1. 將雞蛋、糖、橙汁、奶油和香草莢用攪拌機打碎后過濾備用。
2. 將白吐司面包浸泡在1內,蘸裹滿了取出。
3. 把2用黃油煎至金黃色即可。
熱門文章
你的養生服務專家
免費查詢知識
精選閱讀
-
十大容易流產的水果 孕婦不能吃的十大水果
孕婦是一個特殊群體,在懷孕期間,孕婦要注意的地方有很...
14018次閱讀
-
翅果菊的功效作用和藥用價值
翅果菊又稱之為山萵苣,苦窩筍(江西省),山馬草(廣東...
6449次閱讀
-
四季養生:春養肝,夏養腎,秋養肺,冬養心
循天時之變,一年四季,自然規律表現為春溫、夏熱、秋涼...
5975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