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3次關注 21-07-05
螺螄異名:蝸籬,師螺,蝸蠃。清熱,利水,明目,治黃疸,水腫,淋濁,消渴,痢疾,目赤翳障,痔瘡,腫毒等。
營養價值
螺螄中的鈣質含量其實是非常豐富的,每100克的螺螄中含有大約156毫克的鈣質,這在很多食物中算是含量比較高的了,所以對于正處于生長發育階段的兒童、更年期女性、老人等都是可以通過適當的食用一些螺螄這種方法進行補鈣的。
螺螄中的礦物質種類以及含量是相當豐富的,有磷、鎂、硒、鐵、鉀、銅等,這些礦物質元素對人體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硒與人體的長壽有關、鐵與貧血有關等,而這些礦物質元素人體自身是無法合成的,所以適當的吃一些螺螄,可以幫助我們補充礦物質元素。
螺螄中的蛋白質含量并不算太高,每100克的螺螄中僅有7.5克的蛋白質,但是螺螄中的氨基酸種類卻是非常多的,例如有異亮氨酸、酪氨酸、蛋氨酸、亮氨酸等,其中有些氨基酸人體自身是無法合成的,被稱為是必需氨基酸,所以食用螺螄可以為人體補充種類豐富的氨基酸成分。
食用功效
治水脹滿,療腳氣,黃疸,淋瀝,消渴,疥疾,瘰疬,眼病,脫肛,痔瘺,痢疾,一切疔腫。
適用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禁忌人群
脾胃虛寒者。
選購技巧
購買螺螄時,要挑選個頭大,體型圓,外殼薄的。螺螄的掩片需完整收縮,螺殼呈淡青色,無肉、汁溢出,單個凈重較大。挑選的時候還應注意選擇活的新鮮螺螄。挑選時可以用手指往掩片上輕輕壓一下,如果我們發現螺螄有彈性,那么可以放心的購買,如果沒有彈性就不要購買了。
螺螄異名:蝸籬,師螺,蝸蠃。清熱,利水,明目,治黃疸,水腫,淋濁,消渴,痢疾,目赤翳障,痔瘡,腫毒等。
要把螺螄烹調得美味可口,是有竅門的。最好是要把螺螄放在清水中靜養兩到三天,在盆內滴上幾滴豆油,這樣做是為了使其吐凈泥沙,食用的時候才沒有泥土味。靜養之后再用剪刀剪去螺螄的尾部,之后再養兩天,這時還會有些泥土吐出來。去菜場挑選時,盡量挑小的,因為大螺螄的尾巴里會有小螺螄,就是“籽”,會影響口感。而表面臟一點的可能是野生的,雖然泥沙多,但是只要買回來吐吐泥,味道比一般養殖的鮮。
456 閱讀 21-07-05
278 閱讀 21-07-05
414 閱讀 21-07-05
347 閱讀 21-07-05
363 閱讀 21-07-05
403 閱讀 21-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