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4次關注 21-07-03
頸肉。也稱槽頭肉、血脖。豬頸部的肉,在前腿的前部與豬頭相連處,此外是宰豬時的刀口部位,多有污血,肉色發紅,肉質綿老,肥瘦不分。宜做包子、蒸餃、面臊或用于紅燒、粉蒸等烹調方法。
營養價值
1、豬肉的蛋白質屬優質蛋白質,含有人體全部必需氨基酸。
2、豬肉富含鐵,是人體血液中紅細胞的生成和功能維持所必須的元素。
3、豬肉是維生素的主要膳食來源,特別是精豬肉中維生素B1的含量豐富。
4、豬肉中還含有較多的對脂肪合成和分解有重要作用的維生素B2。
食用功效
1、補充蛋白質和脂肪酸:豬肉為人類提供優質蛋白質和必需的脂肪酸。豬肉可提供血紅素(有機鐵)和促進鐵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鐵性貧血。
2、補腎滋陰:豬肉性平味甘,有潤腸胃、生津液、補腎氣、解熱毒的功效,主治熱病傷津、消渴羸瘦、腎虛體弱、產后血虛、燥咳、便秘、補虛、滋陰、潤燥、滋肝陰、潤肌膚、利小便和止消渴。
3、潤燥:豬肉煮湯飲下可急補由于津液不足引起的煩燥、干咳、便秘和難產。
適用人群
一般人都可食用。適宜陰虛不足,頭暈,貧血,老人燥咳無痰,大便干結,以及營養不良者食用。
禁忌人群
濕熱痰滯內蘊者、外感病人忌食;肥胖、血脂較高、高血壓者慎食。
選購技巧
1、觀察肉的顏色:健康并且新鮮的豬肉,瘦肉部分應該呈現出紅色或者粉紅色,光澤比較鮮艷,流出的液體較少。脂肪部分應該是白色或者乳白色,而且質地比較堅硬。
2、觀察肉皮:健康的豬的肉,肉皮上面應該沒有任何斑點。
聞氣味:新鮮并且健康的豬肉的氣味是新鮮的肉味,并且帶有微微腥味。不會有其他異味和臭味。
3、觀察淋巴結:健康正常的豬肉的淋巴結的大小和數量上都應該是正常的,而且淋巴結橫切面的顏色應該是淡黃色或者偏灰的顏色。
4、看彈性:正常情況下,新鮮豬肉的彈性比較好,手指按上去產生的坑會很快彈回來,而病豬和不新鮮的豬肉彈性都會下降。
頸肉。也稱槽頭肉、血脖。豬頸部的肉,在前腿的前部與豬頭相連處,此外是宰豬時的刀口部位,多有污血,肉色發紅,肉質綿老,肥瘦不分。宜做包子、蒸餃、面臊或用于紅燒、粉蒸等烹調方法。
豬肉的營養非常全面,除了蛋白質、脂肪等主要營養成分外,還含有碳水化合物、鈣、磷、鐵、硫胺素、核黃素和尼克酸等。豬肉肥瘦差別較大,一般來說,肥肉中脂肪含量高,蛋白質含量少,多吃容易導致高血脂和肥胖等疾病;蛋白質大部分集中在瘦肉中,而且瘦肉中還含有血紅蛋白,可以起到補鐵的作用,能夠預防貧血。肉中的血紅蛋白比植物中的更好吸收,因此,吃瘦肉補鐵的效果要比吃蔬菜好。
由于豬肉的纖維組織比較柔軟,還含有大量的肌間脂肪,因此比牛肉更好消化吸收。中醫上認為,多吃豬肉中的瘦肉有滋陰潤燥的作用,對熱病傷津、消渴羸瘦、燥咳、便秘等疾病都有一定的治療效果。
按照所處的部位不同,豬肉大體分為10種。不同部位的豬肉在脂肪含量和口感上有很大的不同,也因此適合不同的烹調方法。
里脊肉:是脊骨下面一條與大排骨相連的瘦肉。肉中無筋,是豬肉中最嫩的一部分。水分含量多,脂肪含量低,肌肉纖維細小,炸、熘、炒、爆等烹調方法都適合。
臀尖肉:位于臀部的上面,都是瘦肉,肉質鮮嫩,烹調時可用來代替里脊肉。
坐臀肉:位于后腿上方,臀尖肉下方。全為瘦肉,但肉質較老,纖維較長,一般多在做白切肉或回鍋肉時用。
五花肉:為肋條部位肘骨的肉,是一層肥肉、一層瘦肉夾起的,適于紅燒、白燉和做粉蒸肉。
前腿肉:又稱夾心肉,位于前腿上部,半肥半瘦,肉老筋多,吸收水分能力較強,適于做餡和肉丸子。在這一部位有一排肋骨,叫小排骨,適宜作糖醋排骨或煮湯。
前排肉:又叫上腦肉,是背部靠近脖子的一塊肉,瘦肉夾肥,肉質較嫩,適于做米粉肉和燉肉。
奶脯肉:在肋骨下面的腹部,結締組織多,均為泡泡狀,肉質差,一般做臘肉或煉豬油,也可燒、燉或用于做酥肉。
彈子肉:位于后腿上,均為瘦肉,肉質細嫩、筋少、肌纖維短,適用于炒、煸、炸等。
蹄膀:位于前后腿下部,后蹄膀比前蹄膀好,紅燒和清燉均可。
頸肉:又稱血脖、槽頭肉,在前腿的前部與豬頭相連處,是宰豬時的刀口部位,多有污血,肉色發紅,肥瘦不分,肉質差,一般用來做餡和叉燒肉。
豬肉的選購,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綜合決定:
觀察肉的顏色:健康并且新鮮的豬肉,瘦肉部分應該呈現出紅色或者粉紅色,光澤比較鮮艷,流出的液體較少。脂肪部分應該是白色或者乳白色,而且質地比較堅硬。
觀察肉皮:健康的豬的肉,肉皮上面應該沒有任何斑點。
聞氣味:新鮮并且健康的豬肉的氣味是新鮮的肉味,并且帶有微微腥味。不會有其他異味和臭味。
觀察淋巴結:健康正常的豬肉的淋巴結的大小和數量上都應該是正常的,而且淋巴結橫切面的顏色應該是淡黃色或者偏灰的顏色。
看彈性:正常情況下,新鮮豬肉的彈性比較好,手指按上去產生的坑會很快彈回來,而病豬和不新鮮的豬肉彈性都會下降。
524 閱讀 21-07-03
578 閱讀 21-07-03
515 閱讀 21-07-03
417 閱讀 21-07-03
413 閱讀 21-07-03
402 閱讀 21-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