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9次關注 21-07-02
豬小腸是豬的內臟器官。是用于輸送和消化食物的,有很強的韌性,并不象豬肚那樣厚,還有適量的脂肪。豬小腸也叫肥腸,是一種常見的豬內臟副食品。
營養價值
豬小腸營養豐富,含有鈣、鎂、硫胺素、鐵、核黃素、錳等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和礦物質,但是它的膽固醇含量較高,每百克就含膽固醇183毫克,有血脂偏高者、高膽固醇者不宜食用。豬小腸有潤燥、補虛、止渴止血之功效。可用于治療虛弱口渴、脫肛、痔瘡、便血、便秘等癥。
食用功效
1、腸性味甘、微寒,歸大腸經。
2、主治便血,血痢,痔瘡,脫肛。
適用人群
一般人都可食用。
禁忌人群
濕熱痰滯內蘊者慎服;肥胖、血脂較高者不宜多食。
選購技巧
1、挑選處理過的豬小腸,應特別注意是否有異味,并以外表不帶有黏液者為佳。
2、選購未經處理的豬小腸,則要擇其表面光滑、顏色粉嫩者。
豬小腸是豬的內臟器官。是用于輸送和消化食物的,有很強的韌性,并不象豬肚那樣厚,還有適量的脂肪。豬小腸也叫肥腸,是一種常見的豬內臟副食品。
每年過年,大家都會吃一些豬小腸,用辣椒炒著吃味道是很好的,但是豬小腸的清洗卻是一個問題,下面我們就來看看豬小腸怎么清洗干凈。
1、先把小腸外壁沖洗干凈,再用筷子把小腸翻過來,內壁朝外,(翻的時候,沒翻跟翻的要分開,不然臟東西會粘在外壁上),接著拿大粒鹽,地瓜粉,醋放進去(選大粒鹽是因為可以把大粒大粒的鹽當砂子一樣的作用),然后不斷且反復的抓揉搓洗,當小腸內壁的粘狀物都被大粒鹽搓下來之后,倒入溫水將之洗凈。撈出來后再放入一些面堿,就是食用的堿,再返復的搓洗,再用溫水清洗幾遍撈出就大功告成了。經過這兩次的加料搓洗,保證一點異味都沒有了。
2、或者把小腸外壁沖洗干凈,用筷子把小腸翻過來,內壁朝外,倒些食用油,反復不斷的搓洗,當小腸內壁的粘物狀會自己脫落,再倒入清水洗干凈,水滴干,然后再放入鹽巴,倒入一小勺醋和一小勺酒(我們常用的料酒)再反復搓洗。搓洗均勻,放入清水洗清。撈起,水滴干,放入盆中,燒一壺開水,把小腸泡在開水中2-3分鐘后,撈起來洗干凈。這樣就可以了。
3 、買來的豬小腸先放在冰箱冷藏會,然后取出去除大塊可見油脂。用一個筷子抵住豬小腸的一端,然后把豬小腸往筷子上套,一直套到另一端也穿過筷子,把小腸翻面,再用溫水先把翻好面的豬小腸清洗一下,撈出。再加入一大勺地瓜粉(或者面粉)、適量醋、一大勺鹽,用手充分揉搓,再用溫水沖洗,這樣小腸上面的污穢和粘液就能清除得十分干凈了。
選購豬小腸的訣竅:
挑選處理過的豬小腸,應特別注意是否有異味,并以外表不帶有黏液者為佳;
選購未經處理的豬小腸,則要擇其表面光滑、顏色粉嫩者。
提示:
不要用鹽水清洗豬小腸,因為灌制時小腸會容易破。
清洗好后用水灌檢查一下有沒有大的破洞,如果有,就在破洞處剪開。
豬小腸洗凈之后,把它切成小段來檢視其中的油脂,此時再去除過多的部分,便可以減少油膩。而切好的小腸可以燉湯,或是汆燙后佐以姜絲、醬油,都是十分簡單可口的家常料理。
豬腸適用于燒、燴、鹵、炸等烹調之法,其中以糯米豬腸、鹵豬腸、干鍋肥腸等菜肴最為多見。
豬腸有潤燥、補虛、止渴止血之功,可用于治療虛弱口渴、脫肛、痔瘡、便血、便秘等癥
454 閱讀 21-07-02
272 閱讀 21-07-02
455 閱讀 21-07-02
508 閱讀 21-07-02
739 閱讀 21-07-02
282 閱讀 21-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