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鵑的盆栽養護方法
西洋鵑是一種杜鵑花科杜鵑花屬的一種常綠灌木。杜鵑屬有幾千個品種,西洋鵑就是用映山紅、白杜鵑和皋月杜鵑雜交研究出來的新品種,非常好看。西洋鵑原產于荷蘭,現在在我國也廣泛種植。西洋鵑植株比較低矮,一年四季都可以開花,觀賞價值比較高,是在世界范圍內盆栽花卉的生產品種之一。
特征:喜陽 喜溫 見干見濕 薄肥勤施 適合盆栽 觀花
西洋鵑的盆栽養護方法
溫度:最適宜它的范圍是十八至二十四度。在夏季,盡量別高于三十度。若是高于這個界限,則需適量加大澆水量,并及時通風。在冬季,越冬地溫度盡量在十五度左右。
光照:半陰的、或者有散光的地方都是比較合適的。在春季、秋季這些光線不太強的時候,可盡量多接受光照,對其長勢有很大的幫助。在光照非常強的時節,則需遮蔭,遮光度可在百分之五十左右。
澆水:在成長期,需經常澆水,保持基質微濕,但濕度別太大,不然葉子容易變黃或者脫落。在成長速度不太快的時候,則可少澆一些,更不能積水。
施肥:半個月一次就行,可用復合肥。不過,在處于花期的時候,需額外追肥一兩次,用磷肥和鉀肥。
換盆:盡量每年春季都換一下。對基質的具體要求有疏松、營養多、排水好等。根據這些要求,可用砂質土、泥炭土、粗砂等混合而成的基質。換盆的同時,順便將根系修理一下,也是非常適宜的。不過,需等傷口晾干之后,再重新上盆。
修剪:首先是摘心,這樣才能控制植株的整體高度,促進分支的萌發,而且還有利于之后開花貓咪。摘心之后半個月左右,需用一些矮壯素。另外,在開花之后,對花枝也要進行適當的修理。再者,平時還可對它的造型進行整理。
病害:“葉斑病”比較常見,可用百菌清,葉面噴灑即可,一周左右一次,二三次就能治愈。
蟲害:害蟲種類有“白粉虱”、“介殼蟲”等。可用氧化樂果等噴灑,并且控制澆水、多通風見光。
毒性:它是有毒的。它的葉子、莖、根有毒。不過,它本身不會散發有害的物質。
適合家養:它是用于觀賞的一類植物,所以可放在家中。只要注意不誤食即可。
相關推薦

4381次閱讀 2021-09-04 10:35:59

2192次閱讀 2021-07-15 00:55:38
熱門文章
你的養生服務專家
免費查詢知識
精選閱讀
-
十大容易流產的水果 孕婦不能吃的十大水果
孕婦是一個特殊群體,在懷孕期間,孕婦要注意的地方有很...
14018次閱讀
-
翅果菊的功效作用和藥用價值
翅果菊又稱之為山萵苣,苦窩筍(江西省),山馬草(廣東...
6449次閱讀
-
四季養生:春養肝,夏養腎,秋養肺,冬養心
循天時之變,一年四季,自然規律表現為春溫、夏熱、秋涼...
5975次閱讀
推薦閱讀
熱門問題
- 1 西洋鵑幾天澆一次水
- 2 西洋鵑的養殖方法,落葉怎么辦
- 3 西洋鵑可以打殺蟲藥嗎
- 4 西洋鵑有種子嗎
- 5 西洋鵑葉子發黃發黑掉落
- 6 西洋鵑怎么種植
- 7 西洋鵑冬天怎么養殖
- 8 西洋鵑有沒有花和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