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掌草是毛茛科,銀蓮花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可達(dá)40厘米。根狀莖斜,近圓柱形,基生葉有長(zhǎng)柄;葉片薄草質(zhì),五角形,表面有疏毛,背面通常無毛或近無毛,脈平;葉柄無毛或近無毛。花葶只在上部有疏柔毛;苞片似基生葉,無柄,菱狀三角形或菱形,花梗有疏柔毛;萼片白色,倒卵形或橢圓形,花藥橢圓形,花絲絲形;4月至6月開花。
鵝掌草在我國分布于云南西北部、四川、貴州、湖北西部、湖南、江西、浙江西北部、江蘇南部、陜西南部、甘肅南部。生山地谷中草地或林下。在日本和俄羅斯遠(yuǎn)東地區(qū)也有分布。
鵝掌草適宜用于花壇、花境布置,另外根狀莖可藥用。
根莖
鵝掌草為多年生草本,植株高15-40厘米。根狀莖斜,近圓柱形,粗(2.5-)5-10毫米,節(jié)間縮短。
葉
鵝掌草的基生葉1-2,有長(zhǎng)柄;葉片薄草質(zhì),五角形,長(zhǎng)3.5-7.5厘米,寬6.5-14厘米,基部深心形,三全裂,中全裂片菱形,三裂,末回裂片卵形或?qū)捙樞危?-3齒或全緣,側(cè)全裂片不等二深裂,表面有疏毛,背面通常無毛或近無毛,脈平;葉柄長(zhǎng)10-28厘米,無毛或近無毛。
花
鵝掌草的花葶只在上部有疏柔毛;苞片3,似基生葉,無柄,不等大,菱狀三角形或菱形,長(zhǎng)4.5-6厘米,三深裂;花梗2-3,長(zhǎng)4.2-7.5厘米,有疏柔毛;萼片5,白色,倒卵形或橢圓形,長(zhǎng)7-10毫米,寬4-5.5毫米,頂端鈍或圓形,外面有疏柔毛;雄蕊長(zhǎng)約萼片之半,花藥橢圓形,長(zhǎng)約0.8毫米,花絲絲形;心皮約8,子房密被淡黃色短柔毛,無花柱,柱頭近三角形。
鵝掌草的花期4—6月。
鵝掌草性喜涼爽、潮潤、陽光充足的環(huán)境, 較耐寒, 忌高溫多濕。
鵝掌草喜濕潤、排水良好的肥沃壤土。
主要變種
展毛鵝掌草(變種)
拉丁學(xué)名:Anemone flaccida var. hirtella W. T. Wang in Addenda.
與鵝掌草的區(qū)別:葉片較厚,草質(zhì),脈在背面隆起;葉柄和花葶密被開展的微硬毛;花序有5花。
產(chǎn)湖北利川。生海拔1000米一帶山地溝邊。
裂苞鵝掌草(變種)
拉丁學(xué)名:Anemone flaccida var. hofengensis Wuzhi
與鵝掌草的區(qū)別:葉片較厚,草質(zhì),脈在背面隆起;花序有(4-) 5-6花;苞片深裂,裂片多少細(xì)裂。植株常較高大,高達(dá)63厘米;基生葉長(zhǎng)達(dá)6.2厘米,寬達(dá)12厘米。葉柄和花葶只在上部疏被短柔毛。分布于湖南西北部(桑植)、湖北西南部(恩施、合豐)、四川東部(奉節(jié))。生海拔1200-1400米間山地溝邊或草坡。鵝掌草在中國分布于云南西北部(海拔3000米)、四川(1700米)、貴州(1100-1800米)、湖北西部、湖南、江西、浙江西北部、江蘇南部、陜西南部(1100-1200米)、甘肅南部(達(dá)2600米)。
鵝掌草在日本和蘇聯(lián)遠(yuǎn)東地區(qū)也有分布。
觀賞價(jià)值
鵝掌草的葉形雅致,葉色青翠,花姿柔美,適宜用于花壇、花境布置,也宜成片栽植于疏林下、草坪邊緣,若與小毛茛等混植,形成自然的疏花草地,春季開花時(shí)節(jié),觀賞效果最佳。
431 閱讀 21-09-04
457 閱讀 21-09-04
273 閱讀 21-09-04
349 閱讀 21-09-04
296 閱讀 21-09-04
252 閱讀 21-09-04